文档详情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ppt

发布:2025-06-08约4.09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中药斗谱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中药房工作的中药师应将常用的饮片置于配药柜的中层方便拿取,将质量或体积较大的饮片置于药柜的底层,将用量较少且质量较轻的饮片置于药柜上方边角的药柜中,有毒饮片置于药柜的底层边角药柜处,形状相近、颜色相近的饮片要加以区分并对其作明确标记等,而贵重饮片应单独存放、单独保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对饮片杂乱无章的摆放,便于中药师在调剂过程中对饮片的查找和称取,从而有效降低调剂的差错率。对策第23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第1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前言中药调剂指的是调剂人员依据中医师的处方,将中饮片按照中药调剂的规定程序准确调配,将调剂好的药物交给患者的过程。中药调剂师是中药调剂过程的执行者,由经过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技能培训,并取得执业资格的中药师担当。中药调剂的重要性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并能自觉遵守《药品管理法》等相关规章制度。中药调剂师除了要能对中医处方准确识别外,还要对其准确调配,若在调剂过程中出现差错,导致中药调剂不准确,不但影响药效的发挥,甚至还会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中药调剂作为中医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对于患者的诊治疗效至关重要。第2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事例分析选取2012年9月一2014年9月在某院门诊中药房发生调剂问题的病例103例。其中男性68例,年龄18?75岁,平均(50.3±12.6)岁;女性35例,年龄12?79岁,平均(53.7±13.5)岁。回顾性整理上述103例病例,对出现差错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类,分析影响中药调剂质量差错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针对各类因素所采取的防范对策。本院103例中药调剂差错的病例中,因药品因素导致调剂差错的病例共41例,其中药品包装相似9例(8.74%),药品名称相近12例(11.65%),药品质量问题2例(1.94%),药品摆放不规范18例(17.46%);因调配因素导致差错的病例共33例,其中剂量误差8例(7.77%),饮片调剂过程浪费8例(7.77%),药品替代17例(16.5%);因处方因素导致差错的病例共29例,其中处方录入差错13例(12.62%),审方差错11例(10.68%),忽视处方注脚5例(4.85%)。全部103例中药调剂差错病例的年龄和性别对本研究的中药调剂差错统计均无影响。第3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调剂差错原因上述事例选取的全部103例研究对象,均因中药调剂出现差错导致整个治疗过程受阻。分析发现,出现调剂差错的原因主要有一下3大类。药品因素01调剂因素02处方因素03第4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药品因素药品包装相似01药品名称相近02药品质量问题03药品归类摆放不规范04第5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1药品包装相似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部分饮片的形态和外观相似,加之中药调配人员专业技能较差,对外观、形态相似的药物包装分辨不清,未能及时准确将其区分,导致在装斗过程中出现差错。药品因素第6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2药品名称相近中饮片的种类和数量很多,其命名方式各异。许多中药的名称读音相近或字形相近或仅一字之差,同时有些中饮片因使用历史久远,记载过程存在差异而导致名称过于复杂,中药调配过程中若不加以区分,很容易产出差错。如麻黄与麻黄根是2种不同的饮片,虽然两者同属于麻黄科植物,但疗效却大不相同,麻黄主要有开宣肺、散风寒之功,而麻黄根主要有固表止汗之功。还有些药物存在一药多名的现象,如木蝴蝶属紫葳科植物,具有利咽润肺、敛疮生肌功效,其别名“云故纸”或“千层纸”,补骨脂亦称“破故纸”等,使用时需多加注意。药品因素第7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3药品质量问题因饮片以植物饮片为主,在采集或加工阶段因不符合标准,导致饮片中的有效成分丢失、失效或干扰的杂质较多,致使在中药调剂过程中出现差错。还有些饮片因储存条件特殊或储存条件较差,加之未能及时对饮片进行日常护理,使饮片在储存阶段发生霉变、虫蛀、风化等,导致饮片的有效成分丢失或失效;同时不排除饮片进货阶段存在以假充真或掺假造假的现象,严重影响中饮片的质量和疗效,导致中药调剂差错的出,如将骨胶当作阿胶使用,在牡丹皮中混入碎白芍,以及以大叶柴胡代替柴胡、光慈菇代替川贝母等。药品因素第8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4药品归类摆放不规范许多饮片在经过炮制加工后,在形态外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