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及相应措施.docx
PAGE
1-
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及相应措施
一、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
(1)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最突出的困境之一是融资难、融资贵。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截至2019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仅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5.3%,而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却高达3.1%,远高于大型企业的0.6%。这反映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担忧较大,导致民营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例如,某地一家从事高新技术研发的民营企业,由于缺乏抵押物,尽管拥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却连续三年未能从银行获得贷款,严重制约了其研发和市场拓展。
(2)人才短缺与流失是民营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重要困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与此同时,人才的流动性也在加剧。据《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率高达18.2%,其中技术人才流失率更是高达20.5%。人才流失不仅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下降。以某互联网企业为例,由于未能有效留住关键技术人员,导致产品研发进度延误,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抢占。
(3)市场竞争激烈也是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民营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企业的双重压力。据《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显示,2019年民营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仅为35.1%,较2018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特别是在一些传统行业,民营企业面临着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以家电行业为例,我国某知名家电品牌在市场份额竞争中不敌外资品牌,不得不进行产品升级和品牌转型。
(4)政策环境与市场准入也是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之一。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民营企业仍面临着政策执行不到位、市场准入门槛高等问题。据《中国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报告》显示,2019年民营企业认为政策环境对自身发展影响较大的比例高达70%,其中认为政策执行不到位和门槛较高的比例分别为35%和28%。例如,某地一家民营企业因政策变动而无法继续享受优惠政策,导致经营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
二、融资难、融资贵
(1)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显示,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依然突出。许多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产规模有限,往往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导致贷款申请被拒或利率较高。以某地一家中小企业为例,尽管企业运营稳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其贷款利率高达10%以上,远高于大型企业的贷款利率。
(2)在融资渠道方面,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传统的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渠道对民营企业来说门槛较高,而新型融资渠道如互联网金融、私募股权基金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难问题,但仍然难以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例如,某民营企业计划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但由于信用评级不高,债券发行成本远高于大型国有企业,对企业财务状况造成了较大压力。
(3)另外,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还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金融机构在评估企业信用风险时,往往难以获取民营企业真实、全面的信息,导致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这种情况使得金融机构在放贷时更加谨慎,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以某地区一家科技型企业为例,该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由于无法提供完整的财务报表和业务发展前景,贷款申请多次被拒绝,最终不得不通过民间借贷渠道筹集资金,导致企业财务成本大幅增加。
三、人才短缺与流失
(1)人才短缺与流失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的数据,2019年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率高达18.2%,其中技术人才流失率更是达到了20.5%。这一现象在高新技术企业尤为明显,因为这些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例如,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在过去三年中,流失了超过30%的研发人员,这对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造成了严重影响。据统计,这些流失的研发人员中,有超过50%是公司培养的骨干力量。
(2)人才短缺不仅体现在技术人才上,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等关键岗位的空缺也日益凸显。据《中国民营企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民营企业中,有超过60%的企业表示在招聘管理人才方面遇到困难。以某制造业企业为例,由于缺乏优秀的管理团队,企业在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效率低下,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此外,由于管理人才的短缺,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也难以得到有效完善,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3)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薪酬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空间、工作环境等。据《中国民营企业薪酬福利调查报告》显示,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