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关系数据库基础》课程标准.docx
PAGE2/NUMPAGES2
《关系数据库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关系数据库基础
课程代码:3250033
适用专业:软件技术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72学时(理论:36实践:36)
学分:4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关系数据库基础》课程属于软件技术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专业必修课,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掌握关系数据库技术及开发关系数据库应用系统成为了当今最热门的计算机职业技能之一,正因为关系数据库应用及开发的专业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学习和掌握关系数据库技术的相关技能和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是计算机各专业中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该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关系数据库的管理和应用系统开发能力,为使学生成为数据库管理员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人员起到主要支撑作用。要求学生首先学习专业群基础课程,也为后续的程序设计、专业技能抽查和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将数据库应用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教学任务,分散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衔紧扣任务要求,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教、学、做的有机统一。
1.以专业技能抽查的任务要求制定教学内容,体现标准性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专业技能抽查的任务要求为标准来制定课程内容,将技能抽查题库穿插在实训课程中,全面为技能抽查做准备。
2.学习过程就是工作过程,体现实践性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教学过程全部安排在实训机房进行,所以教学内容的开展和练习均在仿真环境下进行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在学习完所有专业课程之后,学生将到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顶岗实习,主要从事企业数据库设计、开发与管理等工作,充分感受企业文化,培养职业能力。
3.交互式空间教学平台,学习活动随时开展,体现开放性
通过职教云这个交互式空间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随时使用教师上传的课程资源、实训项目、课堂作业等开展学习。课程教学突破单纯的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做到课内课外结合,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总体目标与要求
理解SQLServer数据库的结构、模型及工作原理,掌握基本语句的使用以及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备份、恢复的方法,掌握数据库编程技术,了解数据库安全管理的一般方法,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二)具体目标与要求
1.素质
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到课堂教学各环节,即把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奉献社会等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元素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去,巧妙的进行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融通,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IT职业人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培养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2.知识
了解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及数据库设计和规范化基本理论;
掌握SQLServer安装的基本过程,安装后的主要组件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的使用方法;
掌握在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中建立与管理用户数据库的基本方法;
了解SQLServer数据库的基本体系结构和系统数据库的作用;
理解SQLServer数据库中表的基本概念,数据完整性概念及其应用;
熟练掌握在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中建立用户表、表中约束的建立、修改用户表的结构、往表中插入、删除和修改数据以及表的删除操作;
熟悉T—SQL的基本语句,熟练掌握数据库、表的建立语句和数据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命令、查询语句的使用;
掌握ADO对象通过代码连接数据库的方法;
理解索引和视图的概念及掌握其建立和使用方法;
了解T—SQL编程基础,各种流程控制语句的使用;
掌握存储过程的创建、修改、执行和删除操作,以及触发器的创建和使用操作;
掌握有关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数据的导入与导出及系统的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理解数据库应用开发的基本知识,掌握数据库应用项目开发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数据库知识进行简单的数据库设计,能熟练地建立数据库、表和各种数据约束,能根据用户需要熟练地写出插入、删除、修改和查询数据的命令;
会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索引和视图、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会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导入导出、备份和恢复以及安全管理工作,具备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一)课程结构与进程安排课程结构与进程安排见下表:
表1《关系数据库基础》课程结构与进程表
学习任务(项目)
子任务(项目)
课时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