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流理论要点.pdf
第四章交通流理论
交通流理论(TrafficFlowTheory)是研究交通流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规的模型和方法
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系统规划与拦制的各个方面。批注[UI]:前吉.部分是否过于简单,与其他章®不协调
第一节交通流理论的发展历程
在本节中,我们一起回顾交通流理论的发展历程。交通流理论的兴起大致在20世纪30
年代,在2。世纪5。年代到60年代经万了繁荣和快速发展.7。年代以后,主要是对既有理
论的发展完善和应用拓展。
一、交通流理论的萌芽期
萌芽期从20世纪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由于发达国家汽车使用和道路建设的
发展,需要探索道路交通流的基本规,产生了研究交通流理论的初步需求。Adams在1936
发表的论文中将概率论用于描述道路交通流,格林息尔治(Grccnshidds)在1935年开创性
提出了流量和速度关系式(也就是格林息尔治关系),并调查了交叉I」的交通状态。
二、交通流理论的繁荣期
繁荣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末。汽车使用显著增长和道路交通系统
建设加快,应用层面对交通特性和交通流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急切需求。此阶段是交通流理论
最为辉煌的时期,经典交通流理论和模型几乎全部出自这一时期。交通流理论中的经典方法、
理论和模型相继涌现,如车辆跟驰(Car-following)模型、不流波动(KinematicWave)理
论和排队论(QueuingTheory)(
这一时期群星闪耕?,许多在自然科学其他领域中的大师级人物(如数学家、物理学家、
力学家、经济学家)都投入到交通流理论的研究中,其中不乏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如1977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伊亚•普列高津(IlyaPrigoginc).著名人物有赫斐(Herman).
鲁切尔(Reuschel).沃德卢普(Wardrop),派普斯(Pipes),莱特希尔(Lighthill),患
特汉(Whitham),纽维尔(Newell)、盖热斯(Gazis)、韦伯斯特(Webster)、伊迪(Edie)、
福特(Foote)和钱德勒(Chandler)。
距今六十多年过去了,前辈当初是如何创建交通流理论已经变得有些模糊,交通流理论
的先驱之一Newell为此特意报了一篇立文^MemoirsonHighwayTrafficFlowTheoryinthe
1950s》,刊登在运筹学的顶级刊物WpcralionsResearch^2002年第I期h(交通流理论的
许多早期成果都发表于这本刊物),回顾大师们是如何投身到这一崭新的领域中来,沿用至
今的方法和模型当初是如何建立的。以下我们摘录一部分。
1952年,Wardrop在其论文中提出了用户最优与♦系统最优”,也就是我们在交通系统
规划四阶段法之交通分配中广为应用Wardrop第一平衡原理和第二平衡原理,1954年,美
国Brown大学应用数学的著名教授WilliamPrager,做了公路交通“流体理论”的讲演,他所
描述的理论实质上是后来LighthiH和Whitham(1955)发表的著名论文中的内容。1954年,
Edie在O《pcralionsResearch》上发表了公路收费站延误的论文。1955年,Newell一篇关于
低密度交通的论文发表在<OperationsResearchX。1955年,Lighthill(一位流体力学、空
气动力学等领域的世界权威)和Whitham将交通流比拟为流体,提出了流体力学拟理论
(或称车流波动理论),而在1956年Richards提出了类似的激波理论。1955年,Daniel
Gerlough发表了一篇用Poisson分布描述交通的论文,倡议公路研究委员会(Highway
ResearchBoard(HRB),即后来的T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