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地浪费材料管理制度.docx

发布:2025-05-26约2.5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地浪费材料管理制度

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工地材料管理,杜绝浪费现象,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在建工程项目部。

3.基本原则

节约优先原则。树立节约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材料浪费。

责任追究原则。对造成材料浪费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持续改进原则。不断完善材料管理流程,提高材料使用效率。

材料采购管理

1.采购计划编制

项目部应根据工程进度和实际需求,提前编制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明确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采购时间等内容。

采购计划需经项目经理审核签字后报公司物资部门。物资部门根据采购计划进行集中采购或招标采购。

2.供应商选择

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选择信誉良好、产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供应商。

对新供应商进行考察评估,确保其具备供应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

3.采购合同签订

采购合同应明确材料的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时间、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条款。

合同签订前需经法务部门审核,确保合同合法有效。

材料进场验收

1.验收流程

材料进场时,项目部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人员包括材料员、质量员、施工员等。

验收内容包括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证明文件等。

对验收合格的材料办理入库手续,对不合格材料及时退场处理。

2.验收标准

材料质量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合同约定。

材料数量应与送货清单一致,误差在规定范围内。

材料外观应无明显缺陷、损坏。

材料储存管理

1.仓库设置

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合理设置仓库。仓库应具备防潮、防雨、防火、防盗等条件。

对易燃易爆材料应设置专门的储存库,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材料堆放

材料应分类堆放,标识清晰。不同规格、型号的材料应分开存放。

材料堆放应整齐有序,便于搬运和盘点。

3.库存盘点

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账实相符。盘点周期为每月一次。

对盘点中发现的盈亏情况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材料领用管理

1.领用流程

施工班组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需求填写材料领用申请表,经班组长签字后报项目部材料员。

材料员根据审批后的领用申请表发放材料,并做好发放记录。

2.限额领料

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根据施工预算和实际工程量,确定材料的领用限额。

施工班组应在限额范围内领用材料,如因特殊原因需要超限额领料,需经项目经理批准。

3.余料回收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余料应及时回收,交回仓库。仓库对余料进行分类存放,妥善保管。

余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剂使用或作价处理。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1.材料摆放

施工现场材料应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摆放,做到整齐有序。

易损材料、贵重材料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损坏和丢失。

2.材料使用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材料,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材料浪费。

对边角料、废料应合理利用,减少浪费。

3.现场清理

每天施工结束后,施工班组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将剩余材料整理归位,做到工完料清。

材料浪费的界定与统计

1.浪费的界定

因管理不善、操作不当、违规施工等原因导致材料数量超出合理损耗范围,造成材料的额外消耗,视为材料浪费。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材料丢失、被盗。

材料损坏无法使用。

材料使用量超过定额标准。

不合理的材料切割、裁剪。

未按规定回收利用余料。

2.浪费统计

项目部材料员负责对材料浪费情况进行统计。统计内容包括浪费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浪费原因等。

每周将材料浪费情况汇总上报项目经理,每月进行一次全面分析总结。

材料浪费的责任追究

1.责任认定

根据材料浪费的调查结果,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责任单位包括施工班组、项目部相关部门等;责任人包括班组长、施工人员、材料员、质量员、施工员等。

2.追究方式

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作出书面检讨。

视情节轻重,对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经济处罚标准为浪费材料价值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对因材料浪费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3.整改措施

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针对材料浪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项目部应跟踪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监督与检查

1.内部监督

公司物资部门定期对项目部材料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包括采购计划执行情况、材料验收情况、储存管理情况、领用管理情况等。

项目部应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定期对施工现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