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分期系统PPT课件.ppt
乳腺癌分期系统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8版*乳腺癌现状FanLeietc.《LancetOncology》Volume15,No.7,e279–e289,June2014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认为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年龄标化率(ASR)为每?10万人?21.6?例。GLOBOCAN?报道,乳腺癌是继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之后,第六大中国女性癌症死亡原因,ASR?为?5.7?例?/10?万女性*TNM分期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制定评估肿瘤治疗方案及预后T:原发肿瘤的范围N: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其程度M:有无远处转移*AJCC癌症分期手册(乳腺癌)大事记版本更新时间意义第1版1977年得到医生和登记者的认可第2版1982年统一以解剖学部位划分癌症第3版1988年细化T、N、M第4版1992年细化T、N、M第5版1997年细化T、N、M第6版2002年确定不再使用Mx第7版2010年确定M(i+)第8版2017年增加预后分期评价*AJCC第8版更新首次建立AJCC证据等级标准(AJCCLevelofEvidence)增加预后相关信息解剖学分期内容——重申与更新*TNM分期系统病理学确诊分级后分期分期类型优先原则*TNM分期系统类型临床TNM分期cTNM病理TNM分期pTNM再次治疗TNM分期rTNM尸解TNM分期aTNM新辅助治疗后TNM分期ypTNMycTNM*特殊分期原则对正确的TNM分级有疑问,则选择更高一个级别的分期对一个器官中的多发病灶,取最高级别T的病灶作为分期依据,同时在括号内注明病灶数目;如T2(m)或T2(5)对成对器官的病灶,可分别做单独的病灶进行分期*T(Tumor)*TTx原发肿瘤无法确定(或者已经切除)T0原发肿瘤未查出Tis原位癌Tis(DCIS)导管原位癌Tis(LCIS)小叶原位癌(已剔除)Tis(Paget)不伴肿块的乳头Paget病注:伴肿块的按肿块大小进行分期*T1~T3T1mic微小浸润癌最大直径≤1mmT1a1mm<肿瘤最大直径≤5mmT1b5mm<肿瘤最大直径≤10mmT1c10mm<肿瘤最大直径≤20mmT220mm<肿瘤最大直径≤50mmT350mm<肿瘤最大直径*T4T4a侵犯胸壁T4b患侧乳房皮肤水肿(包括橘皮样变)、破溃或卫星状结节T4cT4a和T4b共存T4d炎性乳腺癌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或皮肤(胸壁包括肋骨、肋间肌、前锯肌,但不包括胸肌)*N(Node)乳房大部分淋巴液引流至腋窝淋巴结部分上部淋巴液引流至锁骨下淋巴结部分内侧淋巴液引流至胸骨旁淋巴结深部淋巴管注入至胸肌间淋巴结两侧乳房间皮下有交通淋巴管内下部淋巴网通向肝*NNx:区域淋巴结无法分析(或已切除)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N1: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N1mi:微小转移灶,0.2mm<转移灶≤2.0mm*N2N2a:同侧转移性淋巴结相互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N2b:临床无明显证据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但有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同侧转移性淋巴结相互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或临床无明显证据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但有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N3N3a: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N3b:腋窝淋巴结转移并内乳淋巴结转移N3c: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有明显临床证据的腋窝淋巴结转移伴内乳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pNpNx:区域淋巴结无法分析pN0: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未对孤立肿瘤细胞另行检查pN0(i+):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阳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