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解析几何讲义 第五章 隐圆与蒙日圆问题(解析版).pdf
第五章隐圆与蒙日圆问题
考情分析
1、隐圆与蒙日圆问题
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来看,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解析几何试题中可以发现许多试题涉及
隐圆、蒙日圆,这些问题聚焦了轨迹方程、定值、定点、弦长、面积等解析几何的核心问题,
难度为中高档,需要灵活求解.
知识梳理
【知识点1隐圆与阿波罗尼斯圆】
1.隐圆问题
在题设中没有明确给出圆的相关信息,而是隐含在题目中,要通过分析、转化、发现圆
(或圆的方程),从而最终利用圆的知识来求解,我们称这类问题为“隐圆问题”.
2.隐圆问题的几大类型
(1)隐圆类型一: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
(2)隐圆类型二:到两定点距离的平方和为定值;
(3)隐圆类型三:到两定点的夹角为直角;
(4)隐圆类型四:对角互补、数量积定值;
(5)隐圆类型五:阿波罗尼斯圆.
3.阿波罗尼斯圆
“阿波罗尼斯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A(-a,0),B(a,0)(a0)的距离之比为正数λ(λ≠1)
的点的轨迹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即为阿波罗尼斯圆.
【知识点2蒙日圆】
1.蒙日圆
在椭圆上,任意两条相互垂直的切线的交点都在同一个圆上,
它的圆心是椭圆的中心,半径等于椭圆长半轴与短半轴平方和的算术平方根,这个圆叫蒙日
圆.
设P为蒙日圆上任一点,过点P作椭圆的两条切线,交椭圆于点A,B,O为原点,如
图.
【题型1隐圆类型一: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
【例1】(2024·全国·二模)已知直线:=+5∈与直线:+−+4=0∈
12
3
相交于点,且点到点的距离等于1,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22−3,−22−1
B.−22−3,22−1
C.−22−3,−22−1∪22+1,22+3
D.−22−3,−22−1∪22−3,22−1
【思路】根据给定条件,求出点的方程,再利用两圆有公共点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得.
【解析】直线:=+5过定点0,5),直线:+−+4=0过定点−4,1),又
12
直线⊥,
12
因此点,的轨迹是以线段为直径的圆(除点(0,1)外),圆心−2,3),半径=22,
22
(+2)+(−3)=8(≠0≠1)3),||=1(0,1)
圆的方程为且,又,显然点与
的距离大于1,
22
(−+(−3)=1
则点在圆:上,依题意,圆与圆有公共点,
于是22−1≤||≤22+1,即22−1≤|+2|≤22+1,
解得−22−3≤≤−22−1或22−3≤≤22−1,
所以实数取值范围是−22−3,−22−1∪22−3,22−1.
故选:D.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