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管理学概论第五章-领导.pptx

发布:2025-05-31约5.9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领导主要内容:领导激励沟通

第一节领导一、领导的性质领导的性质:所谓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见表5-1)领导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不是由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管理学意义上的领导者,是指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的制度权力的人。

表5-1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项目管理者领导者对象人、物、财、信息、管理系统、知识人变动低高控制机制预算、规章、规划、管制、职权愿景、价值、企业文化进行方式指示、督促、鞭策期望、承诺经常用语效率、系统、流程、标准激励、荣耀、勇气、贡献

领导方式及其理论#2022

领导方式理论1、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坦南鲍姆和施米特)PART01

以下属为中心的领导方式经理允许下属在规定范围行使职权下属的自由领域经理权力的运用以上级为中心的领导方式经理做出并宣布决策经理“销售决策”经理提出计划并允许提问经理提出问题征求意见作出决策经理规定界限,让团体决策经理提出可修改的暂行计划图16—1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成功的经理不是专权的人,也不是放任的人,而是在具体情况下采取恰当行动的人。

管理方格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第一章

1,99,95,51,19,1图16-2管理者方格乡村俱乐部型管理对员工的需要关怀备至,创造一种舒适、友好的组织氛围团队型管理对生产和人的关心都很高,形成了相互依赖、信任和尊重的“利益共同体”中庸之道型管理保持必须完成工作和维持士气之间的平衡,使组织的绩效有实现的可能贫乏型管理对生产和人的关心都很低,追求以最小的努力完成必须做的工作任务型管理只注重任务的完成,不重视人的因素,职工失去进取和创新精神关心生产123456789高低123456789关心人低高

案例:某大学计算机系的系主任王教授对新来系里工作的刘博士说:“下周一上午我们谈谈,我想请你介绍一下你的硕士论文的选题及博士论文的研究情况,还有研究专长和学术兴趣,这样我们可为你安排合适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王主任的话来谈判,他所表现出来的管理风格最接近于下列哪一种?

3、权变理论S=f(L,F,E)领导方式=f(领导者特征,追随者特征,环境)领导者特征:领导类型追随者特征:下属的成熟程度环境:工作特性、社会状况、文化影响等

费德勒将领导方式归纳为两类,即“员工导向型”领导方式和“工作导向型”领导方式。经营管理无定式,一定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宜。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科曼提出,赫塞和布兰查德进一步发展,又称情景领导理论,也是权变理论的一种。领导者的领导效果经常取决于下属的行为和活动。有效的领导应根据下属的成熟程度(成就欲望、责任感、教育背景,涉及能力和意愿两方面)以及情景的需要采取不同的领导风格。

关系行为低工作低关系高关系低工作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参与型说服型授权型指导型S3S2S1S4工作行为高低成熟高不成熟下属的成熟度(工作、心理)图16-4领导方式生命周期理论美国管理学者保罗.赫塞和肯尼斯.布兰查德高中低M4M3M2M1

第二节激励第一部分激励的性质22%第三部分激励实践40%第二部分激励理论38%主要内容:

激励(motivation)的概念动机: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作用。人类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出于对某种需要的追求。那些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就是动机的最大来源,是产生激励的起点。激励:影响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一个反复的过程。用通俗的语言来说,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第一部分激励的性质

激励的过程需要动机付诸行动受挫积极消极绝望撤退图5-1激励过程目标需要满足产生新需要压力与动力达到目的

激励产生的内因与外因激励理论是建立在对人的行为规律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根据研究,人的行为(B)受人自身特点(P)和所处的环境(E)影响,即B=f(P,E)。因此,为了引导人的行为达到激励的目的,领导者既可在了解人的需要的基础上,创造条件满足需求;也可采取措施改变个人行动环境,以减少环境中的遏制力,增强驱动力。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其核心作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阅读下列小故事,设想你就是猎人,你会怎样对待猎狗?猎人带着一条猎狗出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