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注射及感染防控知识考核测试题.docx
安全注射及感染防控知识考核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安全注射范畴?()
A.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B.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C.注射器使用后及时销毁
D.多人共用一个采血针
答案:D。安全注射要求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多人共用一个采血针极易造成交叉感染,不符合安全注射的原则。而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及时销毁使用后的注射器都是安全注射的正确做法。
2.注射时,皮肤消毒应选用()。
A.75%乙醇
B.95%乙醇
C.碘伏
D.A和C均可
答案:D。75%乙醇和碘伏都具有良好的消毒杀菌作用,能有效杀灭皮肤表面的细菌等病原体,可用于注射时的皮肤消毒。95%乙醇主要用于燃烧灭菌等,其消毒效果不如75%乙醇用于皮肤消毒。
3.锐器盒达到()时应及时更换。
A.1/2
B.2/3
C.3/4
D.完全装满
答案:C。当锐器盒达到3/4满时就应及时更换,以防止锐器溢出造成刺伤等意外情况发生。如果等完全装满再更换,操作过程中风险会大大增加。
4.下列哪种物品不属于医疗废物?()
A.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
B.废弃的医用纱布
C.患者的病历
D.过期的药品
答案:C。患者的病历属于医疗文件,主要用于记录患者的诊疗信息,不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废弃的医用纱布属于感染性医疗废物,过期的药品属于药物性医疗废物。
5.为防止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
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
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其他人
答案:D。将针套套回针头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很容易发生针刺伤,正确的做法是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同时应尽量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
6.安全注射的目的不包括()。
A.保护患者
B.保护医务人员
C.降低医疗成本
D.防止疾病传播
答案:C。安全注射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患者免受感染等危害,保护医务人员避免职业暴露感染,防止疾病在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传播。虽然规范的安全注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感染等问题带来的额外医疗成本,但降低医疗成本并不是安全注射的直接目的。
7.关于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错误的是()。
A.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
B.操作者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
D.无菌物品取出后未使用,应及时放回无菌容器内
答案:D。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能再放回无菌容器内,以防止污染无菌容器内的其他物品。操作环境清洁宽敞、操作者做好个人防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都是无菌技术操作的正确原则。
8.下列哪种消毒剂可用于空气消毒?()
A.过氧乙酸
B.新洁尔灭
C.洗必泰
D.戊二醛
答案:A。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可用于空气消毒。新洁尔灭、洗必泰主要用于皮肤、黏膜等的消毒,戊二醛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
9.发生针刺伤后,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
B.挤压伤口,尽量挤出伤口处的血液
C.用碘伏消毒伤口
D.以上都是
答案:D。发生针刺伤后,首先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然后轻轻挤压伤口,尽量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再用碘伏等消毒剂消毒伤口,这样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10.注射过程中,注射器内的药液被污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继续使用
B.倒掉污染的药液,重新抽取药液
C.更换注射器,重新抽取药液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当注射器内的药液被污染后,继续使用会导致患者感染,倒掉污染的药液重新抽取药液不能保证注射器本身未被污染,所以应更换注射器,重新抽取药液。
11.下列哪种注射方式感染风险相对较低?()
A.肌肉注射
B.静脉注射
C.皮内注射
D.以上风险相同
答案:C。皮内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药物吸收相对缓慢,且注射部位较浅,感染的风险相对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较低。肌肉注射是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静脉注射是将药液直接注入静脉,相对来说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12.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
A.国家有关规定
B.地方有关规定
C.医院自行规定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医疗安全。
13.对被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有效氯的浓度一般为()。
A.250mg/L5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