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指南《GB4706.21 - 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微波炉,包括组合型微波炉的特殊要求》实施指南.pptx
《GB4706.2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微波炉,
包括组合型微波炉的特殊要求》实施指南
一、微波炉安全标准概述
(一)GB4706.21-2008标准核心要点
1.适用范围界定:该标准明确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的家用微波炉,涵盖了常见的家用场景使用的微波炉类型。同时,对组合型微波炉也有专门规定,具体要求在附录AA中详细说明。这清晰地划定了标准的适用边界,生产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以及监管部门在检测、认证时,都能依据此准确判断产品是否应遵循本标准。
2.特殊要求的重要性:相较于通用电器安全标准,本标准针对微波炉的特性,如微波辐射、门系统等方面提;
出特殊要求。这些特殊要求是保障微波炉使用安全的关
键,能有效防止因微波泄漏、门体故障等引发的安全隐患,确保用户在日常使用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二)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及差异
1.国际标准参考: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60335-2-25:2006(第5.2版),在国际上保持了技术一致性。这使得我国的微波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容易被认可,促进了国际贸易。例如,出口到其他认可该国际标准国家的微波炉,在安全性能上能满足当地要求。
2.国内差异点:尽管与国际接轨,但我国标准也考虑了自身实际情况。在一些细节上存在差异,如在某些测试方法和参数上,可能根据国内使用环境、消费者习惯;
等因素进行了调整。这确保了标准在国内的适用性和有
效性,能更好地保障国内用户的安全。
二、微波炉的分类与标识解读
(一)微波炉的分类方式
1.按防护类别分类:微波炉分为Ⅰ类和Ⅱ类。Ⅰ类微波炉依靠基本绝缘和接地保护来防止触电危险,接地措施是其安全保障的重要部分。Ⅱ类微波炉则通过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来提供防护,无需接地。企业在生产时需根据产品设计和市场定位明确类别,消费者也可依据类别了解产品的基本安全特性。
2.其他分类维度:除防护类别外,还可按功能分为单一微波加热功能的微波炉和具备多种组合功能(如微波与烧烤、烘焙等组合)的微波炉;按安装方式可分为台;
式、嵌入式等。不同分类方式有助于消费者根据自身需
求选择合适产品,也便于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
(二)产品标识的关键信息
1.基本安全标识:微波炉产品上必须清晰标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额定输入功率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是用户正确使用微波炉的基础,能帮助用户确保将微波炉接入合适的电源,避免因电压不匹配等问题引发故障或安全事故。
2.特殊标识要求:对于预计放置于橱柜中的微波炉,
需特别标识,同时要给出橱柜的最小尺寸。这一标识能指导用户在装修厨房、选择橱柜时,确保微波炉有合适的安装空间,避免因空间不足导致散热不良等安全隐患。;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功能或适用场景的微波炉,也应在
标识中明确说明。
三、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要点
(一)防护标准与测试方法
1.B型试验指测试:对于在微波炉正常使用时易触及
的部件,需按照B型试验指的测试方法,使用
IEC61032的18号试验指进行测试。该试验指模拟人体手指可能触及的情况,若试验指无法触及带电部件,则认为产品在防止触及带电部件方面符合要求。这能有效避免用户在日常使用中意外触碰带电部件而触电。
2.防护结构要求:微波炉的外壳、门体等结构设计应合理,确保在正常使用和可预见的误操作情况下,带电部件不会被轻易触及。例如,门体关闭时,内部带电部;
件应被有效遮挡,且门体与外壳之间的缝隙应符合标准
要求,防止试验指通过缝隙触及带电部件。
(二)常见防护问题及解决措施
1.门体密封不严问题:门体密封不严可能导致试验指触及带电部件,同时也可能引发微波泄漏。解决措施包括优化门体密封结构设计,采用高质量的密封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门体的制造精度和安装质量,确保门体关闭时能紧密贴合。
2.部件松动导致的防护失效: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内部一些部件松动,从而使带电部件暴露。企业应在产品设计时考虑部件的固定方式,采用可靠的固定装置,如螺丝、卡扣等,并在产品说明书中提醒用户定期检查,发现部件松动及时联系专业人员维修。;
四、微波炉的发热与散热管理
(一)发热相关标准规定
1.正常工作发热要求:微波炉在正常工作时,各部件的发热应在规定范围内。例如,磁控管、变压器等关键部件的温度升高不能超过标准限值,以确保其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这需要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充分的热模拟分析,合理布局部件,优化散热结构。
2.表面温升限制:微波炉表面的温升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