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风险管理综合提升试卷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风险管理综合提升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商业银行()负责建立和实施信息分类和保护体系,应使所有员工都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组织提供必要的培训,让员工充分了解其职责范围内的信息保护流程。
A.风险管理部门
B.高级管理层
C.业务部门
D.信息科技部门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业银行中负责建立和实施信息分类和保护体系的部门。A项,风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各类风险,其工作重点在于对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并非专门负责建立和实施信息分类和保护体系,所以A项错误。B项,高级管理层主要负责银行的战略决策、整体运营管理等宏观层面的工作,虽然会关注信息安全等方面,但通常不会直接负责建立和实施信息分类和保护体系,所以B项错误。C项,业务部门主要专注于开展各类银行业务,如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活动,其核心工作围绕具体业务的开展,而不是信息的分类和保护体系建设,所以C项错误。D项,信息科技部门在商业银行中承担着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对于信息的分类和保护有着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能力。该部门负责建立和实施信息分类和保护体系,使所有员工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组织必要的培训让员工熟悉职责范围内的信息保护流程是合理且符合其职能的,所以D项正确。综上,本题答案选D。
2、银行贷款客户优良且贷款需求量大,但存款业务一直徘徊不前,资产中贷款比重很高,债券投资等资金业务比重较低。该行预计,为满足贷款需求,未来三年内将有上百亿元的资金缺口。为解决这项长期资金缺口问题,下列最恰当的方案是()。
A.拆入资金
B.向人民银行再贴现
C.发行银行债券
D.用自有债券进行回购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选项所涉及金融操作的特点,结合银行面临的长期资金缺口问题,来分析各个选项是否为最恰当的方案。A项:拆入资金是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的行为,主要用于解决短期资金不足的问题,期限一般较短,通常为隔夜、7天、1个月等,无法满足该行未来三年内上百亿元的长期资金缺口需求,所以该项不恰当。B项:向人民银行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已贴现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转让给人民银行,从而获得资金融通。再贴现一般期限较短,且主要是为了解决商业银行短期的流动性需求,难以满足长期的资金缺口,因此该项也不合适。C项:发行银行债券是银行通过向社会发售债券来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债券发行期限可以根据银行的资金需求进行设计,能够筹集到长期稳定的资金,适合用于解决银行未来三年内上百亿元的长期资金缺口问题,所以该项最恰当。D项:用自有债券进行回购是一种短期融资行为,通常是交易双方按照约定,卖方(融资方)在卖出债券的同时,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卖方再以约定价格从买方买回相等种类债券的交易行为,其融资期限一般较短,不能满足长期资金缺口的需求,故该项不恰当。综上,答案选C。
3、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需要重视的是()。
A.数据的时效
B.数据的流程
C.数据的难度
D.数据的来源
【答案】:C
【解析】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时效对于及时做出准确的风险判断和决策至关重要,若数据不及时,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因此需要重视数据时效,A不符合要求。数据的流程清晰合理,能够保证数据的有序收集、处理和传递,避免数据混乱和错误,这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起着关键作用,需要重视数据流程,B不符合要求。数据的来源是否可靠、准确,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和有效性,如果数据来源不可靠,那么基于这些数据得出的风险评估和决策也会存在较大偏差,所以要重视数据来源,D不符合要求。而数据本身的难度并不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重点关注的方面,重点在于数据的准确、及时、可靠以及合理的流程等。因此本题答案选C。
4、商业银行的审计部门应当定期对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和环节的准确性、可靠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审计的频率为()。
A.至少每年一次
B.每三年一次
C.每两年一次
D.至少每两年一次
【答案】:A
【解析】商业银行审计工作对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准确性、可靠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独立审查与评价,这是确保银行稳健运营、有效管控风险的关键举措。从保障银行风险管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的角度来看,定期开展审计工作十分必要。A至少每年一次。这样的审计频率能够及时发现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银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及时跟上管理要求,保持风险管控体系的有效性,能最大程度保障银行的稳健运行,符合对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审计的高要求。B每三年一次。时间间隔过长,在这三年期间市场环境可能发生巨大变化,风险管理体系中潜在的问题可能无法及时被发现和纠正,导致风险不断积累,严重影响银行的稳健运营,不符合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