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祖国》教学教案.docx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歌唱祖国》教学教案
《歌唱祖国》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歌唱祖国》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歌唱祖国》教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演唱歌曲《歌唱祖国》的节奏、节拍、音准等要素。
2、能较完整地表现出歌曲《歌唱祖国》的演唱风格(进行曲速度与力度,各乐段由于节奏、音区不同带来的不同情绪、弱起节奏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较完整地表现出歌曲《歌唱祖国》的演唱风格。
2、弱起节奏的演唱与歌曲风格的把握。教学方法:整合科目引导教学法。
教学整合:音乐与历史的整合,体会歌曲创作背景,调整演唱情绪。音乐与美术整合,体会歌曲运用场合,达到直观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好,欢迎大家走进音乐课堂。大家知道,十月一是我们祖国的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想用各种形式来抒发对祖国的爱。那我这里有一篇歌颂祖国的散文诗。哪个同学能有感情的朗读?(出示课件)
师:这个同学的朗读非常的好,那我们音乐课肯定要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点课件,出现标题)《歌唱祖国》我们先来听一下范唱,但是我们要带着问题去听,这首歌曲适合在什么样的场合运用?你的感受如何?(放音乐)师:听完歌曲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生:运动会,军队,行进的时候——师:第二个问题————
生:很激昂,很催人奋进(感受)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其实你们刚才总结的就是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歌唱祖国》的体裁,就是进行曲。
(二)初学。
1、看导入歌唱祖国乐曲播放时候的图片,了解这首歌曲的应用范围。
2、讨论歌曲风格特点。
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进行曲的风格特点,速度是不快不慢。那么进行曲的力度是怎么样的呢?讨论一下。有的同学说强,有的说弱,如果想表现部队行进的办度,就要强一点,所以这个应该是对,强。就是这些固有的.特点才给同学们带来了刚才那些感受。我们再来听一遍,请大家在听的时候能注意体会歌曲的这些演唱风格。
3、(听一遍歌曲)
分析这首歌曲是几段体,各段之间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4、那我们就跟琴一起来唱一下第一部分。在唱的时候,请同学关注一下,第一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用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答案)
5、这种旋律就叫做弱起,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弱起节奏歌曲的时候要注意将歌曲的强弱规律唱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第一部分的风格特点唱出来。再唱一遍歌曲。(师指挥)
6、刚才同学们唱很好,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部分。先跟琴唱一下。
7、将重点句子单独进行演唱,师纠正。
8、将两句连起来唱。
(三)扩展学习
1、声音处理
师:大家歌曲唱的很准确,但是感觉缺少一种情绪,我们来了解一下歌唱祖国创作的历史吧。(放课件)
2、找生来评价应该用怎么样的情绪来唱。师:调整状态,进行启发,保持状态,完整演唱。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歌曲《歌唱祖国》的第一段,还学会了进行曲、各种音乐要素在歌唱中的作用等新的知识。课后,同学可以自己练唱一下歌曲的第二、三段,下课。
《歌唱祖国》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及其速度、力度、节拍特点。
2、分析歌曲中附点音符和八度大跳对歌曲情绪表达的作用。
3、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背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做到有感情地演唱,并背唱。
2、用首调唱名法了解D大调的音位。
3、准确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表达了中国人民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音乐雄壮豪迈,积极向上,带有进行曲风格。
本歌曲为色彩鲜明的D大调,四二拍,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体ABA,音域为a—d2(小字组a到小字二组d)。歌曲的第一、二乐段情绪上有一定变化,第一乐段庄严雄壮,第二乐段含有抒情色彩。
这首歌曲还被改编成了铜管乐合奏。
教学过程
1、导入
(1)学生踏着歌曲《歌唱祖国》的节奏进教室,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导入课题。
(2)欣赏升国旗视频,教师提问:看升国旗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在什么场合需要升国旗?
(3)介绍作曲家王莘的个人生平和歌曲的创作背景。
2、新课学习
(1)聆听歌曲《歌唱祖国》。
(2)请学生谈聆听后的体会和感受,并回答问题。(例如: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是什么风格的音乐?)
(3)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