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教育系统校级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含答案).docx
2025最新教育系统校级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答案:A
解析: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智育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认识基础。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所以本题选A。
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答案:B
解析: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循序渐进强调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教学相长体现的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防微杜渐侧重于在错误或坏事萌芽时及时制止。所以针对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因材施教,选B。
3.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学生
B.热爱教育事业
C.团结协作
D.为人师表
答案:A
解析: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关系的准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所以本题选A。
4.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理念是()。
A.选拔性评价
B.甄别性评价
C.发展性评价
D.定量化评价
答案:C
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理念,强调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选拔性评价和甄别性评价侧重于区分优劣、选拔人才。定量化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所以本题选C。
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答案:D
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所以本题选D。
6.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A.寻求同学帮助
B.设置目标
C.列提纲
D.做笔记
答案:B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设置目标属于计划策略,是元认知策略的一种。寻求同学帮助属于资源管理策略。列提纲属于组织策略。做笔记属于精细加工策略。所以本题选B。
7.学校教育始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奴隶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初期
答案:B
解析:一般认为,在夏朝的时候,我国就出现了学校。但是,我们并没有从考古发掘中找到可靠的实物来证实。而有文字记载同时又有考古出土的实物证实的学校出现在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初期。所以学校教育始于奴隶社会初期,选B。
8.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答案:B
解析: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他在《大教学论》中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学四阶段论等。赞科夫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所以本题选B。
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是()。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答案:D
解析: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事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是指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管理课堂秩序等的能力。教学决策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种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做出决策的能力。所以本题选D。
1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答案:D
解析: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顺序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