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思政工作的实现.docx

发布:2025-05-25约6.6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思政工作的实现

[摘要]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卓越IT人才的必要环节,契合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国家战略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解决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整理及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的嵌入与实现等关键问题,从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与精神内核、科学设定育人目标、合理搭建协同育人框架、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四个向度”,做好课程思政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教学;思政元素;思想政治工作

[基金项目]2021年度周口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思政工作的实现”(SZJG-202102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26-0177-04[收稿日期]2023-01-16

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在计算机专业深入开展课程思政不仅能够满足科技革命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更契合了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国家战略发展的内在需要。基于此,深刻理解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解决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整理、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的嵌入与实现两个关键问题,探索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工作的实现路径,既为进一步推进计算机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理论支撑,也是提升计算机类人才综合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育人的本质在于思想价值引领,各类各门课程始终都要贯穿思想价值引领的主线[1]。进入新时代,教育阵地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由传统意义上的第一课堂延伸到了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各个场域都可能是教师开展育人工作的阵地,各类各门课程都可以是教师开展育德工作的媒介。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精分细化的专业课程,而且涵盖了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做好课程思政,不仅意味着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课堂教学改革,而且意味着要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作用,这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更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可变可塑的,他们除了在学校接受主流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外,还会受到现实社会各类非主流舆论和网络世界中形形色色价值观的影响。这就特别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培养,又要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确保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强化协同育人,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有益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课程思政是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中的系统工程,高校可整合学工部、宣传部、教务处、团委、后勤处等与学生教育管理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院系层面,统筹专业教师、校内校外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等育人主体,构筑横向各职能部门、纵向学院育人主体共同发力的协同联动机制,明确分工,凝聚共识,协作发力。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激励制度、考核制度、监督制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个链条的关键作用,激发育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思政元素更好地联动,让思政效能更好地发挥,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集成化和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三)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卓越IT人才的重要举措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通过课程思政切实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综合素养以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要是时代之需,这不仅体现出大学课程对个体精神成长意义的价值追问,也表达出课程应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引导,以遵循国家主流价值观要求的精神旨归[3]。学生应正确认识我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既看到国家在计算机领域成绩斐然,培育家国情怀,树立科技自信、产品自信、文化自信,也要看到与世界顶尖水平存在的現实差距,鼓励青年学生自立自强、不断创新、实现突破,厚植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整理

早在19世纪,赫尔巴特便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不承认‘无教育的教学。”[4]这表明了教学必须完成育人与育德双向任务,通过教学开展思想引导、德行教育是教学的内在要求。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地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硬性嵌入与课程不符或完全割裂的思政元素,落入专业课程思政化、说理化的窠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