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科护理(中级369)相关专业知识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docx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科护理(中级369)相关专业知识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以下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A.老年患者
B.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C.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D.健康成年人
E.新生儿
答案:D
健康成年人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强,不属于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而老年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以及新生儿,他们的身体抵抗力或防御机制相对较弱,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支原体
E.衣原体
答案:A
细菌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可引起多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等。病毒、真菌、支原体和衣原体也可引起医院感染,但相对细菌来说,其发生率较低。
3.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且易行的措施是
A.合理使用抗生素
B.洗手
C.无菌技术操作
D.消毒隔离
E.加强营养
答案:B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且易行的措施。通过正确洗手,可以有效去除手部的污垢、细菌和病毒,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合理使用抗生素、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和加强营养等措施也对预防医院感染有重要作用,但洗手是最基本、最容易实施的。
4.下列哪项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
A.体温表
B.胃肠道内镜
C.腹腔镜
D.血压计袖带
E.听诊器
答案:C
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腹腔镜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需进行灭菌处理。体温表、胃肠道内镜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血压计袖带、听诊器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
5.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不包括
A.发病率监测
B.漏报率监测
C.危险因素监测
D.医院环境监测
E.患者满意度监测
答案:E
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包括发病率监测、漏报率监测、危险因素监测、医院环境监测等,其目的是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患者满意度监测主要是针对医院服务质量的评价,不属于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
6.下列关于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错误的是
A.耐热、耐湿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B.不耐热的物品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C.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照射
D.油、粉、膏等可采用干热灭菌
E.内镜可采用煮沸消毒
答案:E
内镜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采用高效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不能采用煮沸消毒,因为煮沸消毒可能会损坏内镜的结构和性能。耐热、耐湿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油、粉、膏等可采用干热灭菌。
7.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不包括
A.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
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
C.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D.预防感染
E.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
答案:D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包括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等。预防感染一般不主张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单一抗菌药物。
8.下列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暴发的特征
A.在短时间内发生多例同种同源感染病例
B.病例之间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联系
C.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
D.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
E.所有病例均为医院内感染
答案:E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其特征包括在短时间内发生多例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病例之间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联系、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等。但并不是所有病例均为医院内感染,可能存在输入性病例。
9.下列关于医院感染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
B.医院感染的对象仅包括住院患者
C.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厌氧菌
D.医院感染不包括医源性感染
E.医院感染一定是在医院内发病
答案:A
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患者、医院工作人员等;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细菌,并非厌氧菌;医院感染包括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不一定是在医院内发病,也可能在出院后发病。
10.下列哪项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A.计划
B.组织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