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报批稿)》.docx

发布:2025-05-24约1.14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B60

DB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TXXXX—20XX

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cologicalrestorationofcoastalwetlands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TXXXX—20XX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体要求 2

5技术流程 2

6本底调查与现状评估 3

7目标与措施确定 3

8微地形改造 4

9基底修复 4

10水体修复 5

11植被恢复 5

12动物恢复 6

13外来入侵物种防控 6

14监测评估与适应性管理 7

15生态价值评估 7

附录A(资料性)江苏省滨海湿地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名录 8

附录B(资料性)江苏省滨海湿地适宜种植的植物种类及其特征 10

参考文献 12

图1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流程 3

II

DB/TXXXX—20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江苏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大(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如东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盐城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安树青、赵晖、朱正杰、傅海峰、张静涵、陈佳秋、杨棠武、戈萍燕、卜弘毅、冷欣、夏露、赵德华、邱文彬、耿红文。

DB/TXXXX—20XX

1

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的总体要求、技术流程、本底调查与现状评估、目标与措施确定、微地形改造、基底修复、水体修复、植被恢复、动物恢复、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监测评估与适应性管理以及生态价值评估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7海水水质标准

GB/T42631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

HJ1174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问题评估

HJ2005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Y/T080滨海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HY/T147.2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2部分:沉积物

HY/T255海滩养护与修复技术指南

LY/T2899LY/T3353NY/T3960SC/T9401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水生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DB32/T4313滨海盐碱地生态化整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滨海湿地coastalwetland

DB/TXXXX—20XX

2

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及其沿岸浸湿地带。

注:包括水深不超过6m的浅海水域、河口水域、潮间带、盐沼、红树林、珊瑚礁以及沿海的泻湖、滩涂等。

3.2

湿地生态修复wetlandecologicalrestoration

利用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退化、受损或毁坏的湿地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的活动或工程。

3.3

本底调查backgroundsurvey

对修复区域基本状况、生态状况、自然资源、人类活动情况和其他相关基础信息进行调查统计。主要通过现场调查、遥感监测、资料收集等技术手段开展。

3.4

生态功能退化ecologicalfunctiondegradation

生态系统的一种逆向演替过程。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处于一种不稳或失衡状态,生态系统逐渐演变为另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低水平状态的过程。

3.5

海岸线coastline

多年大潮平均高潮位时海陆分界痕迹线,以国家组织开展的海岸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