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改革实践.docx
“三全育人”理念下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李海霞罗朝喜丰胜求
[摘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党和国家赋予大学的崇高使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从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实验课程教学主线、团结协作的全员育人、贯穿始终的全程育人和形式多样的全方位育人四个方面进行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形成育人合力,发挥好实验课程的育人作用,为新农科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三全育人;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金项目]2021年度湖北省级教改项目“线上线下融合建设‘植物生理学一流本科课程的研究与实践”(2021174);2021年度华中农业大学校级第一批“实践课程创新计划”课程建设“植物生产类基础实验技术”(SJC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36-0055-04[收稿日期]2022-08-02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赋予大学的崇高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
“三全育人”,核心是“育”,目标是“才”,关键是“全”,其全部目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2]。“三全育人”要求实现时间上无空档、空间上全覆盖、人员上无懈怠、内容上要综合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三全育人”的基础是“合”。“三全育人”重在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形成合力[3]。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三全育人”理念的践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三全育人”体系下,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全部高等教育阶段,并能使学生得以受益于人生全程,最终成为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人才[2]。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植物生产类为大类招生,每年招生11个班共340人,大二分流到农学、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应用生物科学5个专业。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进行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形成育人合力,发挥好实验课程的育人作用,从而培养出具有知农爱农情怀和强农兴农本领的新农科人才。
一、思政教育贯穿实验课程教学主线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4]。
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责任,所有专业课程和实验实践课程也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共同承担好育人责任。学院党委和党支部高度重视,将课程思政建设列入党支部和教研室工作的重点,积极邀请思想政治理论课团队、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交流,营造出“人人讲思政,课课有思政”的浓郁氛围。在2021—2022年,所有实验实践课程(包括创新实验、“双百”案例和耕读教育课程)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增加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板块,要求概述课程教学设计中的思政元素、教学资源、教学组织等,并列出课程思政元素与相关章节教学设计的结合点,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植物生产类实验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结合专业特点,收集、整理实验课程思政案例,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强农兴农的专业责任感,构建课程的“三全育人”模式。任课教师积极申报各级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其中“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种子学综合实验”和“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已获得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比如,在“基础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将实验内容与生活实践和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在教学案例示范中,采用学生的实验结果作為示范实例,对学生有极大的鼓励作用。此外,有针对性地讲好华农自己的思政故事,这样更能打动学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服务“三农”的情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逐渐在学生心中扎根,从而真正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新格局。
二、团结协作的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是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的重点。要实现“三全育人”体系的形成,高等学校的教师、行政管理人员还有辅导员更需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