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危险因素及患病率分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1 2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我院收
治的连续住院且资料完整的急性心脑血管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行常规核磁共振 T2 梯度回波加权扫描,采取
Logistic 回归性分析法分析常规危险因素、微出血部位、脑梗死分型、脑白质疏松程度及腔隙性脑梗死灶等情况。结果 脑
出血、脑梗死、脑白质病患者脑微出血患病率显著高于对比组。Logistic 回归性分析显示,脑白质疏松程度、腔隙性脑
梗死灶的数量是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无症状的脑出血、脑梗死、脑白质及高胆固醇患者脑微出血患病率相
对较高。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微出血;危险因素;患病率
临床上,脑微出血(CMB )指核磁共振梯度回 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
波T2 加权MRI 序列在非脑沟区发现的低信号病灶, 主治医生需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烟酒史、
一般直径大小在2~5mm 之间。据国内外医学界研 心脏病及血压血脂血糖史等情况。
究发现,CMB 多存在于脑出血、脑梗死患者中,患 1.2.2 诊断方法 行MRI (包括核磁共振T2 加权
病与高龄、高血压、高胆固醇、脑白质病等因素密 梯度回波序列)、头颅MR 血管造影或CT 血管造影
切相关[1] 。目前我国对脑微出血病的研究尚未有大 检查。其中常规MRI 检查采用GE 公司的1.5T。在
样本的临床实验,因此对CMB 的研究成果较少[2] 。 CMB 判定标准上,以核磁共振T2 加权梯度回波序
基于脑微出血与脑出血之间关系及其危险因素预测 列中的W1 序列表现出的直径为2~5mm 圆点状低
已成为脑血管病研究的热点,本文笔者利用所在医 信号且周围无水肿现象为标准。
院丰富的临床资料优势,探讨分析了CMB 在不同 1.3 采用 SPSS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
人群中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总结出一定的临床 分析。以 CMB 为单变量,年龄、糖尿病史、脑梗
意义。 死、脑白质等危险因素为自变量,先后进行单因素
1 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性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
1.1 选取2010 年1 月1 日~2010 年12 以P <0.05 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月 31 日我院收治的连续住院且资料完整的急性脑 2
血病患者 380 例,其中脑梗死 300 例,脑出血 42 2.1 Logistic CMB
例,脑白质28 例及TIA 10 例;对比组150 例。380 由表1 来看,不同CMB 患病率显著不同,其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男210 例,女170 例,平均年 中糖尿病30.23%,高血压50.27%,脑出血89.2%,
龄60.35 岁;150 例对比组中男70 例,女80 例,平 脑梗死47.8% ,腔隙脑梗死51.3%,脑白质57.6%,
均年龄 61.2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