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XX大学智慧校园运营支撑平台建设项目采购需求.docx

发布:2025-05-22约7.19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

XX大学智慧校园运营支撑平台建设项目采购需求

一、总体思路

(一)建设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安全保密是采购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本项目涉及到单位中重要或机密信息,因此安全性需要放在首位进行考虑。平台要有完善、周密的安全体系和信息安全支撑平台紧密配合,从物理、传输、网络、应用,采用多层次的安全保障措施。本次项目从分析到设计,安全性的原则贯穿始终。安全性主要应该考虑:

完整的身份认证与授权,对关键用户,提供恶意登录锁定、二次登录、动态码登录、密码异动提醒等功能,增加账号的安全性。

通过整体部署的安全性、安全审计、密码策略和行为统计等多种控制手段保证平台高度安全。支持集群、热备、负载均衡部署。

(2)成熟性原则

作为一套庞大而复杂的信息化项目,如何降低项目开发实施风险,避免出现项目失败是在项目分析阶段所必须关注的重要环节。而系统产品、系统平台和使用技术是否成熟,往往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结果。实践证明,过分强调采用先进的平台和技术,是系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选用经过市场考验和用户实际应用验证,在系统稳定性、运行效率和可维护性上都达到了先进水平的系统平台。本次项目采用的技术路线、系统平台等都遵循了这一原则。

(3)标准化原则

在系统平台、技术等选型时,应符合国家标准、工业标准、行业标准,特别是国家、行业发布的标准和规范。使系统的通信环境、软件环境相互间依赖减至最小,使其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各种系统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以信息资源共享为有效的基本出发点。

(4)易用性原则

在系统的操作上,需要尽量的直观,简洁,操作步骤不能太复杂,广大用户可以通过主流的Internet浏览器访问系统,操作与上网类似。改变传统软件单调、繁琐的计算机操作方式,功能要清晰、简洁、友好、易用和一致,注重整体风格布局,精心设计界面中诸如按钮位置、数据表现方式等细节,使操作者能够方便地操作和比较容易地理解界面所表达的信息和内容,便于用户快速掌握系统的使用。各功能模块本身要最大限度地简化操作,用户应无需长时间的训练和磨合,在相当短的周期内就可以熟悉操作,迅速为广大工作人员接受和乐于使用。

(5)开放性原则

平台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平台的生命周期。OAuth标准协议是目前互联网业界普遍接受的认证授权体系(新浪、腾讯等都在用),需要支持通过身份认证开放OAuth的能力,为独立开发应用的师生提供基础。

(6)先进性原则

当前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如果只着眼于当前需求而忽视系统技术和体系的前瞻性,系统将不能满足采购人日益增长的需求,导致系统的生命周期缩短,从而增加采购人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资。

本次采用业界公认先进的和标准的软件技术,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保证系统在可预见的阶段内有相当强大的生命力。须在以下两个方面满足先进性要求:

1)技术先进性

技术先进性是保证整个系统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在本方案中,我们将使用诸如J2EE、XML等比较成熟而又有发展前途的先进技术,保证整套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的整体技术领先。

2)结构先进性

结构先进性是保证系统生命周期的基础。根据以往的项目经验,一般一套庞大的系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开发完善,它往往必须经过一段“使用-修改”的循环过程才能够比较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这个循环过程就需要灵活、利于扩展的系统结构与科学合理的数据结构。结构不合理正是导致出现所谓“信息孤岛”现象的关键。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在设计平台时,须充分理解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需求进行整合分析,再利用先进的数据建模的方法对平台进行规范设计,保证整个平台的有机完整。

(二)标准规范

(1)国家标准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2006)

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GB/T18492-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GB/Z18493-2001)

信息技术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第1部分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框架(GB/T18391.1-2002)

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教育管理数据元素第1部分:设计与管理规范(GB/T36351.1-2018)

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教育管理基础代码(GB/T33782-2017)

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教育管理数据元素第2部分:公共数据元素(GB/T36351.2-2018)

(2)行业标准

计算机过程控制软件开发规程(SJ/T10367-1993)

软件过程能力评估模型(SJ/T11234-200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J/T11235-2001)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标准高等学校管理信息(JY/T1006—2012)

教育部教育基础数据(JY/T0633—2022)

教育部教育系统人员基础数据(JY/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