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呼吸全过程分析缺氧的原因以及治疗原则.ppt

发布:2025-05-21约2.98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从呼吸全过程分析缺氧的原因以及治疗原则第1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在人和高等动物,呼吸全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1、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2、气体运输3、内呼吸(又称组织换气)第2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呼吸外呼吸即肺毛细血管血液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外呼吸又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气体交换过程。第3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肺通气肺通气过程受呼吸肌的收缩活动、肺和胸廓的弹性特征以及气道阻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呼吸肌麻痹、肺和胸廓的弹性发生变化,以及气胸等引起的扩张受限,可发生限制性通气不足;而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内异物、气管和支气管等黏膜腺体分泌过多,以及气道外肿瘤压迫引起气道口径减小或呼吸道阻塞时,则可出现阻塞性通气不足。第4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肺换气肺换气以扩散方式进行。混合静脉血流经肺毛细血管时,血液PO2比肺泡的低氧气就在分压差的作用下由肺泡气向血液净扩散,使血液PO2逐渐上升,最后接近肺泡气的PO2,而混合静脉血PCO2比肺泡气的高,所以二氧化碳便向相反方向扩散,即从血液向肺泡扩散。第5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组织换气组织换气的机制与肺换气相似,不同的是气体的交换发生于液相(血液、组织液、细胞内液)介质之间,且扩散膜两侧O2和CO2的分压差随细胞内氧化代谢的强度和组织血流量而异。如果血流量不变,代谢增强,则组织液中的PO2降低,PCO2升高;如果代谢率不变,血流量增大,则组织液中的PO2升高,PCO2降低。在组织中,由于细胞的有氧代谢,O2被利用,产生CO2,动脉血液流经组织毛细血管时,O2便顺分压差从血液向组织液和细胞扩散,CO2则由组织液和细胞向血液扩散,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第6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红蛋白(Hb)是红细胞内的色蛋白,其分子结构特征使之成为有效的运输O2工具,Hb也参与CO2的运输。当血液流经PO2高的肺部时,Hb与O2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当血液流经PO2低的组织时,HbO2迅速解离,释出O2,形成去氧血红蛋白。在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称为Hb氧容量,而Hb实际结合的O2量称为Hb氧含量,Hb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为Hb氧饱和度。HbO2呈鲜红色,Hb呈紫蓝色,当血液中Hb含量达5g/100ml(血液)以上时,皮肤、黏膜呈暗紫色,这种现象称为发绀,出现发绀常表示机体缺氧,但也有例外。严重贫血或CO中毒时,机体缺氧但不表现发绀。第7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氧解离曲线氧解离曲线或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是表示血液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既表示在不同PO2下O2与Hb的解离情况,同样也反映在不同PO2时O2与Hb的结合情况。第8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 第9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0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气变化的特点,可把单纯性缺氧分为四种类型:一、低张性缺氧二、血液性缺氧三、循环性缺氧四、组织性缺氧第11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低张性缺氧指由PaO2明显降低并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当PaO2低于8kPa(60mmHg)时,可直接导致CaO2和SaO2明显降低,因此低张性缺氧也可以称为低张性低氧血症。低张性缺氧的常见原因为吸入气体氧分压过低、肺功能障碍和静脉血掺杂入动脉血增多。(1)吸入气体氧分压过低:因吸入过低氧分压气体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为大气性缺氧。(2)外呼吸功能障碍:由肺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所致,称为呼吸性缺氧。常见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呼吸中枢抑制或呼吸肌麻痹等。(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第12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低张性缺氧时呼吸系统的代偿及其机制和代偿意义1、呼吸加深加快可把原来未参与呼吸的肺泡调动起来,以增大呼吸面积,提高氧的弥散,使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大;2、使更多的新鲜空气进入肺泡,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3、胸廓运动幅度增大,胸内负压提高,回心血量增多,心输出量及肺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氧的摄取和运输。第13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原则低张性缺氧的治疗原则是提高吸入氧流量,增加氧浓度。第14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吸氧操作流程:(-)鼻导管法:1.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