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pdf
一、课程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统计学作为一门应
用广泛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为了适
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设计本统计学教学课程。
二、课程目标
1.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掌握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
3.能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课程内容
1.绪论
-统计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描述性统计
-集中趋势的度量:均值、中位数、众数;
-离散趋势的度量:极差、四分位数、标准差;
-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饼图。
3.推断性统计
-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单样本检验、双样本检验、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4.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5.统计软件应用
-SPSS、Excel等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
-数据录入、数据清洗、数据转换;
-统计分析、结果展示。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统计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实践报告:考察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
1.教材:《统计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籍:《应用统计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网络资源:统计学相关网站、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为
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