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在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4.docx

发布:2025-05-23约3.0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县综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我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切实增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综治中心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平台,是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县综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综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利益矛盾交织叠加,社会治安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涉众型经济犯罪、网络犯罪、暴力恐怖事件等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多,给综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对综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综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关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县委、县政府已经作出了明确部署。下面,我就如何抓好落实,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坚持高标定位,打造一流平台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首先要高标定位、高点起步。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要求,加快推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县级综治中心要突出实战化、智能化、精细化特点,建成集指挥调度、视频监控、信息分析、矛盾调处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乡级综治中心要整合资源力量,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效能;村级综治中心要发挥贴近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治安防控工作。

(二)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智能化水平

信息化、智能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要加强综治信息化建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综治工作深度融合。要建立健全综治信息系统和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要依托综治信息平台,加强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同时,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综治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三)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能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关键在于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能。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相互协调。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提高社会治安立体防控水平。要加强综治队伍建设,提高综治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同时,要加强考核奖惩机制建设,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注重群众参与,激发基层活力

综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要加强群众宣传引导工作,提高群众对综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要深化“平安细胞”创建活动,推动平安建设向基层延伸、向群众拓展。要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在综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确保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努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部门责任制,明确任务分工、责任到人。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强化协调配合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加强沟通协作、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共享机制等制度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大投入保障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综治工作的投入力度,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同时,要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要加强综治中心硬件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工作,确保各项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发挥作用。

(四)严格考核奖惩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对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评估。要突出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等关键指标,实行量化打分、排名通报等制度。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要严肃问责追责。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