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矛盾纠纷调解规范化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发言材料.docx
全县矛盾纠纷调解规范化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发言材料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矛盾纠纷调解规范化建设工作推进会议,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它的召开,标志着我县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在此,我要对大家长期以来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认清形势,提高站位,切实增强推进矛盾纠纷调解规范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类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呈现出复杂性、多发性、群体性等特点。这些矛盾纠纷如果处理不及时、不规范,很容易引发信任问题,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大局。因此,加强矛盾纠纷调解规范化建设,不仅是我们应对复杂社会治理形势的迫切需要,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从国家层面来看,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矛盾纠纷调解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化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的整体效能。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对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推进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我们要深刻领会上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动我县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迈上新台阶。
从我县实际情况,虽然我们在矛盾纠纷调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调解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调解程序不够规范,调解结果执行不力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调解工作的有效开展,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必须正视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动矛盾纠纷调解规范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推进矛盾纠纷调解规范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平台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整体推进。具体来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制度建设,规范调解流程
制度是规范化建设的基础。我们要根据上级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调解的相关制度。要明确调解工作的基本原则、受理范围、调解程序、调解时限、调解协议的制作和执行等内容,确保调解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要加强对调解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调解人员的制度意识和执行力。
在规范调解流程方面,我们要注重细节管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范要求。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矛盾纠纷。要完善受理登记制度,对每一起矛盾纠纷都要进行详细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规范调解过程,确保调解人员能够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地进行调解。要加强调解结果的执行和监督,确保调解协议得到有效履行。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调解能力
队伍是规范化建设的关键。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调解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人员配备。要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调配人员力量,确保每个调解组织都有足够的人员开展工作。二是要加强业务培训。要定期组织调解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调解技巧和沟通协调能力。三是要加强考核管理。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对调解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激励他们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在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形成多元化、社会化的调解格局。
(三)搭建调解平台,完善调解网络
平台是规范化建设的载体。我们要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众”的原则,搭建多层次、广覆盖的调解平台。一是要加强县级调解中心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县级调解中心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提高调解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加强乡镇(街道)调解委员会建设。要指导乡镇(街道)建立健全调解委员会,配备专职调解人员,确保矛盾纠纷能够及时得到调解。三是要加强村(社区)调解室建设。要在村(社区)设立调解室,配备必要的调解设备和资料,方便群众就近就地解决矛盾纠纷。
在搭建调解平台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完善调解网络。要建立县、乡、村三级调解网络,实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全覆盖。要加强各级调解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矛盾纠纷调解信息化平台,实现调解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四)强化信息化建设,提升调解效能
信息化是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矛盾纠纷调解信息化建设。一是要建立矛盾纠纷调解数据库。要对每一起矛盾纠纷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形成完整的数据库,为数据分析、预测预警提供有力支持。二是要建立调解工作信息平台。要通过信息平台实现调查工作的在线受理、在线调解、在线监督等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要加强信息安全保障。要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防护,确保调解工作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