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

发布:2025-05-22约1.28万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市地方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工作组

2024年07月

I

目录

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调研情况 1

1.1任务来源 1

1.2本标准起草单位和人员 1

1.3调研情况 1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2

2.1必要性: 2

2.2意义: 3

三、主要工作过程 3

3.1工作安排 3

3.2具体工作 4

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6

4.1编制原则 6

4.2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6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 7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13

七、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13

八、作为推荐性标准或者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 14

九、强制性标准实施的风险点、风险程度、风险防控措施和预案 14

十、实施标准的措施(政策措施/宣贯培训/试点示范/监督检查/配套资金等) 15

十一、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15

1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技术规范》

北京市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调研情况

1.1任务来源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技术规范》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于2022年提出,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3年正式批准立项。2023年1月,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3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市监发[2023]4号),明确开展《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技术规范》(项目编的制定工作,规范由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起草,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1.2本标准起草单位和人员

起草单位: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协作单位: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通信信号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1.3调研情况

目前,国内在建及后续建设线路几乎均采用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市场占有率据不完全统计已占在建及待建项目的90%左右。

该系统主流设备以轨旁为核心,基于移动闭塞原理,系统设备包括ATS设备、轨旁及车载ATP/ATO设备、联锁设备、DCS设备、维护监测设备等。ATS设备负责发送列车运行及进路元素控制相关指令,联锁设备负责联锁逻辑运算并控制室外设备,轨旁ATP/ATO设备完成列车移动授权计算并将相应控制命令发

2

给列车,车载ATP/ATO设备负责将自身定位发送给轨旁ATP/ATO设备,并根据接收到的移动授权控制列车运行,DCS设备负责各子系统设备间的信息传输,维护监测设备则是整个信号系统设备的维护监测信息汇聚及处理中心。

现阶段,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技术开始向互联互通、全自动运行系统(FAO)、及列车自主运行等方向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是指装备信号车载设备的列车可以在装备不同信号厂家轨旁设备的一条或多条轨道交通线路上无缝互通安全可靠运营。随着国内首个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重庆市轨道交通环线、五号线、十号线、四号线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的开展,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信号系统的互联互通应用已成为现实。另外,北京已开通的新机场线、19号线以及在建的3号线、12号线等线路也采用互联互通技术要求进行建设。

FAO系统是基于现代计算机、通信、控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实现列车运行全过程自动化的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2008年7月开通的北京首都机场线,是国内首条按照全自动运行等级建设的线路。2010年4月开通的上海10号线,于2014年8月开始应用有人值守的全自动运行。北京燕房线是首条采用国产自主化全自动运行技术的线路,于2016年开通运营;之后南宁、深圳等城市也逐步开通FAO系统的线路,北京地铁已开通的大兴机场线、19号线及在建的3号线、12号线也采用FAO系统,同时该制式将在后续线路的建设中继续得到推广。

此外,目前国内仅上海、浙江、山东、河南、重庆等省市编制了有关信号专业标准,除重庆外其余各地相关标准均为城市轨道交通全专业规范,信号部分内容细致程度不足。重庆编制的《重庆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标准》,其信号系统内容较为细致,但不涉及GOA3级和GOA4级的相关技术要求,可作为本次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