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863-2019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docx
ICS07.067
A47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863—2019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防雷装置检测
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lightningprotectiondevicedetectionofurbanrailtransitsignalsystem
2019-09-11发布2019-12-11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5/T1863—2019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规定 1
5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2
参考文献 5
DB35/T1863—2019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J/TC1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华茂防雷装置检测中心、厦门华信立诚标准化服务有限公司、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市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河章、李衣长、郑松、程斌、李少波、李明洪、应达、余超、黄声锦、王艳金、林锋、李萍、肖再励、王强、林鹏、黄双毅、黄景杭、蔡鸿星。
DB35/T1863—2019
1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防雷装置检测的一般规定、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T50833—201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DB35/T715—2018防雷装置检测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50833—201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50833—2012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城市轨道交通urbanrail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磁浮、自动导向轨道、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GB/T50833—2012,定义2.0.1]
3.2
信号系统signalsystem
根据列车与线路设备的相对位置和状态,人工或自动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控制、安全间隔控制的信息自动化系统。
[GB/T50833—2012,定义8.3.1]
4一般规定
4.1检测分为首次检测和定期检测,具体如下:
a)首次检测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防雷装置的施工进度,对其结构、布置、形状、材料规格、尺寸、连接方法和电气性能进行分阶段检测;
b)定期检测的检测周期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2个月。
注1:首次检测是指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防雷装置施工过程中的检测。
2
DB35/T1863—2019
注2:定期检测是指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防雷装置投入运行后按规定的周期进行的检测。
4.2检测项目应包括:防雷类别、雷电防护等级及雷电防护区的划分;外部防雷装置;屏蔽及综合布线;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SPD)的检测。
4.3检测程序应符合GB/T21431—2015中第7章的规定。
4.4检测作业要求应符合DB35/T715—2018中第8章的规定。
4.5检测数据整理及报告应符合DB35/T715—2018中第9章、第10章、第11章的规定。
5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5.1防雷类别、雷电防护等级及雷电防护区的划分
5.1.1信号系统所在建筑物的防雷类别应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5.1.2信号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应按GB50343—2012中4.1、4.2、4.3的规定确定,但至少不低于B级。
5.1.3信号系统雷电防护区的划分应按照GB50343—2012中3.2的规定将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的环境划分为LPZ0A、LPZ0B、LPZ1……LPZn+1区,各防雷区定义见GB50343—2012中3.2.2。
5.2外部防雷装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