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时代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分析.docx

发布:2025-05-22约5.2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时代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分析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未来的中坚力量,是祖国的希望,肩负着时代发展的重任。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数量在逐年增长,但数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质量会同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然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阶段形成的严进宽出模式对人才培养产生的不利影响依然存在,部分大学生进校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出现“躺平\“混文凭”心态,其学习态度变得消极,产生倦怠的心理,并且在时间管理方面能力较差,开始大量挥霍时光与精力。为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落到实处,教育部提出对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学业“增负”质量的提升可以体现在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习成果上2,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志趣,促使大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已有研究从人才培养模式、学习懈怠、学业增负的实现机制等角度探讨实现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的路径。这些研究侧重给学生“加压”的角度,而忽略了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是一个复杂问题,受多元因素影响。因此,本文从社会、学校、学生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新时代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的内涵和意义(一)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的内涵

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不应简单理解为学习量上的增加,而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3高校应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拓展大学课程的深度,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志趣,确保大学生能够在合理的负担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实现社会价值[4“增负\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结合学生需求,鼓励学习创新,增强学习主动性。教育工作者更应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科学地“减负”和\增负”,确保大学生学业负担在合理、适度的基础上,促使大学生进行高质量学习活动的体系性构建,实现将学业负担的增加转化为高质量的学习活动。简而言之,合理\增负\应聚焦“内涵建设、质量提升”这一总体要求。

(二)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的意义

学生要以学业为重,对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既是适应社会人才选拔观念转型需求的体现,也是国家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的需要。5学业合理的\增负\体现在专业知识的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社交技能的培养等多个方面。合理“增负\可以引导大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养成刻苦读书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导向意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学以致用、学有所获,担当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学业合理“增负\既关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也关系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有利于探究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新时代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影响因素分析

新时代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社会支持、高校教育供给、大学生学业需求三个维度,对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一)社会支持因素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支持与认可程度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负担。当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支持与认可度较高时,大学生往往会感到较大的压力,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但“严进宽出\的社会舆论给大学生传递出一种错误的信号,导致他们误认为进入大学后可以轻轻松松地度过,顺顺利利地毕业,稳稳当当地就业。这种观念忽视了大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使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放松自我管理,降低学习动力与积极性,在学习上产生懈怠情绪。这种风气极大地破坏了校园的学习氛围,助长不良学风,形成恶性循环。一些缺乏责任感和自律能力的大学生,在面对学业挑战和人生选择时,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行动和决策,从而阻碍就业与未来发展,还会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产生不利影响。

(二)高校教育供给因素

高校教育供给对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的影响是一个多维度且复杂的过程,涉及教育资源、教学质量、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高等教育应提高学业供给的质量,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高校教育供给中,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当教师使用更先进、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时,教学能力和积极性得到提升,教学服务的质量将得到提高,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将得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将被激发。同时,高校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会持续增加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从而间接促使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这种\增负\虽然在短期内可能给学生带来挑战和困难,但从长期来看,积极有益的学业合理“增负\有助于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或课程之间衔接不够紧密,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导致学生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