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pdf

发布:2025-05-21约5.78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财会/审计叶合作经济与科技曳No.12s圆园19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文/许本强

(德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山东·德州)

[提要]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走势,财务报告直接反映上市公司的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成为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唯一途径。然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却层出不穷,不仅误导投资者的判

断,更导致政府监管的失灵,也阻碍了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试图从财务报告舞弊发生成因分析出发,探究防止财务报告舞弊

案发生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8月30日

自中国资本市场诞生之日起,财务报告舞弊案就层出不虑,往往不愿意将资金投资或出借给企业使用,这一状况就进

穷,如琼民源、绿大地、内蒙古瑞金矿业等财务报告舞弊案件提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财务困境。在这种财务压力下,上市公司就

供的虚假信息,不仅误导投资者决策,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有了财务舞弊的动机,通过各种手段调整粉饰报表,以增强投

且严重破坏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导致证券市场信资者和债权人的信心。

任缺失、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3、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一、财务报告舞弊概述(1)股权结构失衡。早期我国上市公司多由国有企业改制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报告舞弊是或者国家授权投资建设而成,国有股在股权结构中表现出一股

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独大的现象,直接后果就是大股东操纵企业,流通股的小股东

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上市公司管理层作为财务报告的权利被忽视,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

的负责人,往往是财务报告舞弊的主体,而发生舞弊案的企业,(2)董事会职能缺陷。董事会成员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小

治理层一般都存在失职现象,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而舞股东无法真正行使选举权利。因此,董事会最终由大股东控制,

弊的手段主要是欺骗,如虚构交易、不如实反映经营业务等,舞监督作用基本无效。尽管存在独立董事制度,然而在一股独大

弊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情况下,独立董事的实质性建议也往往起到切实的效果。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分析(3)监事会职能弱化。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监事会成员

(一)内部成因分析多代表大股东的利益,由职代会选举产生的监事会成员实际执

1、管理层不诚信。一方面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的描述,管理行能力受到其他监事会成员的限制,监事会也在大股东的控制

者作为代理人,其利益目标与股东并不一致,管理者有为了追之下。

求个人利益损害公司利益的动机,或者当管理者有财务压力(二)外部成因分析

时,管理者很有可能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的利益做出舞弊行1、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不高。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第

为;另一方面管理者为了自身政治利益而进行舞弊。我国许多三方,按照独立性原则出具公允的审计报告,然而现实生活中,

上市公司都有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占多数,造成了实际会计师事务所却独立不起来,鉴证业务市场一直是买方市场,

控股人的地位缺失,企业的管理者通常由国资委等政府部门委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运营的营利机构,存在着生存压力,并

派,拥有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同时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又是其且事务所之间相互竞争,导致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为了自

提升政治地位的主要考核指标,因此管理者有条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