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专家讲座.pptx
第十一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一、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酚苄明
2、选择性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3、选择性α2受体阻断药:育亨宾
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2、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和美托洛尔
三、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第一节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作用翻转”
能将肾上腺素升压作用转为降压作用
原因:阻断α受体缩血管效应,使β受体舒张血管效应充分表达。
注意:临床上碰到α受体阻断剂引发血压下降,不能用肾上腺素治疗,不然可引发血压更低,此时可用α受体激动药。;分类:
1.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
短效类:酚妥拉明、妥拉唑林
长期有效类:酚苄明
2.选择性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3.选择性α2受体阻断药:育亨宾;酚妥拉明和妥拉唑啉;2.心脏:兴奋作用
原理:(1)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反射性
交感神经兴奋。
(2)阻断神经末梢突触前膜α2受
体,使NA释放增加,激动心脏β1受体。;3.其它作用
(1)拟胆碱作用:恶心,呕吐,腹痛等。
(2)组胺样作用:胃液分泌增加,皮肤潮红。;1.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1)肢端动脉痉挛性疾病(雷诺氏病)。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慢性周围血管狭窄或闭塞疾病。又称伯格氏病。该病主要侵犯肢体,尤其是下肢中、小动脉及其伴行静脉和浅静脉,血管炎症,管腔内有血栓形成,管腔进行性狭窄以至闭塞,引发疼痛,严重者可发生不易愈合溃疡及其坏疽。治疗可对症,采取血管扩张药、止痛剂,必要时可进行各种手术治疗。
;2.去甲肾上腺素滴注外漏
长久过量静脉滴注或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外漏时,可致皮肤缺血、苍白和猛烈疼痛,甚至坏死,此时可用酚妥拉明10mg或妥拉唑啉25mg溶于10-20ml生理盐水中做皮下浸润注射。;3.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疗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酚妥拉明阻滞试验:
阳性反应:注射酚妥拉明2~3分钟内血压快速
下降,???注射前下降35/25mmHg以上,且连续3~5分钟。
假阳性:试验前服过镇静剂及降血压药
注意:血压下降显著,可造成严重并发症,如
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应给予注意。
;4.抗休克
适合用于感染性、心源性和神经源性休克。但给药前必需补足血容量。
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心排血量增加,改进内脏灌注、降低肺循环阻力,预防肺水肿。;5.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原理:心力衰竭心排出量不足
静脉淤血
药品扩血管心脏后负荷减轻,泵血增加
全身动脉供血改进
肺水肿减轻
6.药品引发高血压
;三、不良反应
1、低血压
2、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诱发溃疡病等(拟胆碱作用)
3、冠心病慎用(静脉给药可引发心率加紧,心律失常,心绞痛);酚苄明
1.普通采取静脉给药:口服吸收差,局部刺激性强。
2.作用慢,持久,一次用药可维持3-4天。
3.结合牢靠,非竞争性阻断,阻断α受体作用强;选择性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特点:在拮抗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升压作用同时,无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及显著加紧心率作用。;第二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一、药理作用;;2.内在拟交感活性
有些β受体阻断剂除含有β受体阻断作用外,还有部分(微弱)β受体激动作用,称为内在拟交感活性。
3.膜稳定作用:含有降低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作用,称膜稳定作用,因为在高浓度时才有作用,与治疗关系不大。
4.其它:降低眼压(与抑制房水形成相关)普萘洛尔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二、临床应用
1.心律失常
2.心绞痛,心肌梗死
3.高血压
4.充血性心力衰竭
5.其它:偏头痛;青光眼;甲亢等;三、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1.心血管反应:过量可致心力衰竭,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停博等。
2.诱发支气管哮喘。
3.反跳现象:长久应用突然停药,引发病情恶化。
4.其它:少数人可出现低血糖,这是加强降血糖作用,掩盖低血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