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与知识产权服务融合发展环境分析和思考.docx

发布:2025-05-17约3.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与知识产权服务融合发展环境分析和思考

摘要:通过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与知识产权跨界融合发展环境的分析,明确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认为新的时代环境为高校图书馆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但仍面临着政策、技术、资源等多方面的问题挑战。为此提出了规范化发展、品牌化发展、智慧化发展、协同发展四个方面的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061.3;D9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7-194-02

二、新时代环境为高校图书馆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机遇

(一)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顶层设计夯实了高校图书馆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的基石

(二)科技创新驱动及信息化发展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的时代“风口”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继续深入发展,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同时,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掌握了信息就把握了发展的脉搏。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正是将信息融入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促进高质量创新发展。高校作为科技原始创新的重要阵地,是我国科技成果产出的核心基地,在科技创新驱动及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知识信息储存以及服务的中心,知识产权服务的深入开展势在必行,这将成为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有力抓手,也是承接高校知识产权价值社会化、产业化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三)高校科技高质量发展及成果转化的直接需求为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注入强大动力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和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成果储备快速提升,但高校科技创新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实施等问题突出,成果质量和运用水平较低,而信息不对称是制约高校成果转化实施的最主要因素。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高校专利质量优先、突出转化的导向,高校自身对于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和成果转化产生迫切的需求,更加重视多维度、立体化、深层次的专利创造、申请布局、价值培育、成果评议、分级管理等服务,为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的深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四)图书馆服务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为高校图书馆融合知识产权服务提供了契机

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业面临的新环境与新挑战

(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复杂性需要高校图书馆找准定位且凸显特色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本身具有复杂性,以专利为例,其价值的实现要经过专利的创造、专利的申请、布局、转化实施、维权等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产权服务也涉及到技术、法律、管理等多个方面[4]。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技术、人才等关键资源决定了其在数据收集整理、平台构建、科技查新、信息素养教育、情报分析、学科服务方面具有优势[5],而在知识产权战略咨询、专利代理、专利管理、法律服务等方面则相对薄弱。但目前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仍存在服务类别定位不清、服务内容标准不明等问题,导致服务形式的泛化和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严重削弱了服务的核心竞争力[6]。因此,下一阶段实践中,高校图书馆需要合理的定位服务边界,制定服务标准,突显自身特色[7],才能够突出其核心服务能力,从而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生态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二)需求的多样化要求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进一步优化调整和升级

科技创新主体和消费主体对于知识产权信息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于信息服务内容的需求、服务方式的需求、不同创新阶段的需求、服务获取便捷性个性化的需求等[8]。随着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的不断推进,用户群体和领将域不断扩大,使得图书馆面临更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同时服务的不断深入也会进一步激发用户产生新的需求愿望,但目前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内容相对单一,服务专业化和个性化水平不高、交互性不强、用户不便等原因使得用户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造成服务效果不佳。在需求多样化的驱动下,一方面需要高校图书馆在合理边界内扩展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范围,做到服务的全面性;另一方面还需加强服务平台的优化升级,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专业性,打造从需求提出到全程追溯的全流程服务模式。

(三)信息技术的快速变革对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的智慧化提出更高要求

(四)资源的有限性促使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寻求合作与共赢

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发展建议

在分析梳理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聚焦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的融合发展愿景,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一)实施规范化发展战略

(二)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

高校集中了社会的优质教育和人才资源,社会对于高校的服务具有天然的信任感。未来高校图书馆应注重挖掘高校知识产权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