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全章综合检测.pptx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全章综合检测过综合全章学习成果反馈
7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是主要生活在非洲中南部的黑白兀鹫,飞行高度可达11000m。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1—2题。
1.黑白兀鹫飞行的最高高度,位于大气层的()A.对流层 B.平流层C.电离层 D.高层大气A【解析】从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可以看出,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2km。非洲中南部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对流层的高度在低纬度地区为17—18km,黑白兀鹫的飞行高度可达11000m(11km),可以推断,黑白兀鹫飞行的最高高度位于大气层的对流层,A项正确;平流层、电离层、高层大气位于对流层之上,B、C、D项错误。
2.黑白兀鹫比一般的鸟更能适应()CA.风云雨雪天气B.大气对流运动C.低温、低压、缺氧环境D.低温、高压、高密度环境
【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对流层中上层(黑白兀鹫飞行的最高高度)相较于下层(一般的鸟飞行的高度)的特别之处。通常情况下,在对流层,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的密度、温度、氧气含量下降。一般的鸟儿无法达到黑白兀鹫飞行的高度,说明黑白兀鹫更能适应低温、低压、缺氧的环境,C项正确、D项错误;一般情况下,对流层下部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和大气对流运动更强烈,A、B项错误。
“冷岛效应”指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在夏季昼夜气温均比附近沙漠、戈壁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据此回答3—4题。
3.与绿洲相比,夏季白天沙漠地区气温很高,主要原因是()CA.大气辐射强 B.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多C.地面辐射强 D.大气保温作用强【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夏季白天沙漠吸收太阳辐射比绿洲多,地面升温比绿洲快,地面辐射比绿洲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比绿洲多,气温比绿洲高,B项错误、C项正确;夏季白天沙漠地区和绿洲的大气辐射、大气保温作用相差不大,A、D项错误。
4.在“冷岛效应”下,与沙漠地区相比,绿洲地区()BA.近地面气温高 B.近地面气压高 C.盛行上升气流 D.近地面气压低【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因此绿洲地区近地面气温低、气压高,盛行下沉气流,B项正确。
下图示意华北某区域裸地和秸秆覆盖情况下土壤的冻结过程状况。据此回答5—6题。
5.与裸地相比,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D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B.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C.使地面反射率变小D.使土壤与大气热交换减弱
【解析】与裸地相比,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少,土壤冻结较少,D项正确。秸秆不能影响大气逆辐射,A项错误。秸秆遮挡阳光,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B项错误。秸秆覆盖使地面反射率变小,但这不是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
6.与裸地相比,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BA.冻结时间较迟 B.获得的光照较少C.水分蒸发较弱 D.上空气温较低
【解析】与裸地相比,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的原因主要是秸秆遮挡阳光,土壤获得的光照较少,与冻结时间较迟无关,A项错误、B项正确。水分蒸发较弱是土壤温度低的结果而非原因,C项错误。同一地区上空气温差异不明显,D项错误。
【归纳总结】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少。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的原因主要是秸秆遮挡阳光,土壤获得的光照较少。
新情境·贴近生活2023年11月28日,沪渝高速公路荆州、潜江段出现大雾天气(如下图),能见度不足50米,近乎“寸步难行”。高速公路大雾大多是由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引起的。据此回答7—8题。
7.深秋季节,该段高速公路地区大雾发生的有利条件是()CA.车流量大,排放的废热多B.降水量多,空气中水汽足C.比热容小,夜晚降温较快D.尘埃较多,水汽凝结核多
【解析】根据材料“高速公路大雾大多是由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引起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晴朗的天气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弱,高速公路为沥青路面,比热容小,深秋季节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水汽易凝结而形成雾,C项正确;车流量大,排放的废热多,气温升高不利于雾的形成,A项错误;深秋季节降水相对较少,空气中水汽的含量一般较少,B项错误;根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