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时政热点0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25年高考政治押题预测冲刺讲练(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

发布:2025-05-18约1.35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6/NUMPAGES6

时政热点0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要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平台经济、县域经济、海洋经济、湾区经济。

(一)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1.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

2.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3.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两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4.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

5.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

6.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7.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

8.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9.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二)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

2.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3.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4.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耐心资本(PatientCapital)是一种专注于长期投资的资本形式,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而更重视长期回报的项目或投资活动。

5.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6.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1.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2.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3.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

4.加强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5.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6.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

1.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质增效和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

2.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扶绿树)

3.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

4.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5.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五)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1.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2.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

3.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

4.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5.央地协同合力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六)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2.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3.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积极性,健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4.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5.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七)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1.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

2.提升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3.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鼓励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各展所长。

4.深化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

(八)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2.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

3.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

4.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

5.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6.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7.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8.加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九)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