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09 全国统一大市场 -2025年高考政治押题预测冲刺讲练(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
PAGE6/NUMPAGES6
时政热点09全国统一大市场
一、背景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2024年3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就“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明确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超1.8亿户经营主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港口群……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
以“统一大市场公平竞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公平竞争大会9月10日在武汉开幕。罗文在大会开幕式上说,市场监管总局将完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规则体系,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竞争监管机制。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大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健全提醒敦促、执法约谈、行政处罚等监管手段,及时纠治削弱企业创新动力、限制企业发展空间的竞争违法行为。稳步扩大竞争领域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多双边自贸协定高水平竞争政策体系,深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领域多双边国际交流合作。
二、内涵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个制度规则统一、设施联通高效、要素流动自由、监管公平开放的现代化市场体系,旨在打破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内涵可从以下五个维度解析:
?制度规则统一性?基础制度统一:包括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四统一”的底层规则,确保政策执行协同性。例如,2025年《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明确要求简化跨省经营流程,统一企业执法标准。破除地方保护:清理限制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如禁止地方定向补贴、设置市场准入门槛等。
?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基础设施互联:加强交通、物流、通信等硬件设施的全国一体化建设,降低流通成本。服务设施协同:推动医保跨省结算、医疗结果互认等公共服务标准化,提升市场运行效率。3.?要素与资源市场高水平统一?要素自由流动:放宽户籍限制,实现社保跨区域转移接续,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全国化配置。资源优化分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与互补性分工,避免“一刀切”。
4.?监管与竞争的公平性?监管规则透明: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规范,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公平竞争环境。法治保障:通过公开透明的法律体系确保市场主体自主经营、消费者自由选择。
5.?开放性与国际联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全国统一大市场并非封闭体系,而是通过规则对接和基础设施联通,深度融入全球市场。制度型开放:增强国际产业链话语权,例如通过统一标准提升中国市场的全球吸引力。?总结?: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本质是通过制度、设施、要素、监管的全面统一与开放,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国内大循环体系,同时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支撑国际竞争与合作。这一进程是渐进式的,需兼顾区域差异与全局统筹。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更好利用发挥、巩固增强我国市场资源的巨大优势。与此同时,也要看到,虽然我国国内市场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仍存在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市场竞争不充分、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运行效率不高、监管方式有待创新等问题。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培育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内在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也是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大市场。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客观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必须持续破除阻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门槛。比如,一些地方要求企业获得政府扶持资金后不得迁离,项目招投标优先选择本地企业,政府采购优先使用本地产品和服务……坚决破除这些地方保护主义,各地区就要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让“小局”服从于“大局”和“全局”。市场的强大,不仅体现在规模上,也体现在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等方面。《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相关部门正研究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加快推动社会信用建设法出台,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强化政府制定标准管理……一系列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制度规则正在加快建立,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市场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的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