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码器编码器和显示电路设计的测试实验报告.doc
译码器编码器和显示电路设计的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与目的
1.测量变量译码器的逻辑功能
2.编码、译码和显示电路的设计(包括设计过程)
实验仪器:
自制硬件基础电路实验箱,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
元器件:74LS00,74LS04、74LS48、74LS138、74SL148
基本知识点: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测试、设计方法和实验步骤
2.编码器、译码器等常用中规模集成电路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3.数码显示、译码器的应用
二.预习内容:
本实验旨在了解组合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总结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的步骤,在仿真平台上完成实验内容中的电路仿真部分。
实验器件资料:
数字电路的分类:数字电路分为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两大类。由门电路可构成各种逻辑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如半加器,全加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其特点如下:
功能与时间因素无关。
无记忆元件,既没有记忆功能。
无反馈支路,输出为输入的单值函数。
译码器: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它的作用是把给定的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状态,使输出通道中相应的一路有信号输出。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有广泛的用途,不仅用于代码的转换、终端的数字显示,还用于数据分配,存贮器寻址和组合控制信号等。不同的功能可选用不同种类的译码器。
以3线-8线译码器74LS138为例进行分析,图5-1(a)、(b)分别为其
逻辑图及引脚排列。
其中A2、A1、A0为地址输入端,~为译码输出端,S1、、为使能端。
表5-1为74LS138功能表
当S1=1,+=0时,器件使能,地址码所指定的输出端有信号(为0)输出,其它所有输出端均无信号(全为1)输出。当S1=0,+=X时,或S1=X,+=1时,译码器被禁止,所有输出同时为1。
(a)(b)
图5-13-8线译码器74LS138逻辑图及引脚排列
表5-1
输入
输出
S1
+
A2
A1
A0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
×
×
×
1
1
1
1
1
1
1
1
×
1
×
×
×
1
1
1
1
1
1
1
1
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由于实验资料中都有实验的具体分析,故以下只做大致实验过程与分析)
测量变量译码器的逻辑功能。
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测试步骤:
将译码器使能端S1、、及地址端A2、A1、A0分别接至逻辑电平开关输出口,八个输出端依次连接在逻辑电平显示器的八个输入口上,拨动逻辑电平开关,按表5-1逐项测试74LS138的逻辑功能。
输入
输出
S1
+
A2
A1
A0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
×
×
×
1
1
1
1
1
1
1
1
×
1
×
×
×
1
1
1
1
1
1
1
1
由上述真值表可知实验结论如下(各输出端的表达式):
2、编码、译码和显示电路的设计:
设计一个编码、译码、显示电路,先将8位开关信号状态编码为二进制代码,再通过数码显示译码器将此代码变化成相应的7位数码管,驱动7位数码管显示器,显示不同字符。
参照下图,该电路由8—3线优先编码器74SL148、4线—七段共阴数码显示译码器(驱动器)74SL48和共阴七段数码管显示器组成。
按照此电路图连好电路后,先将所有开关K合向+5V输入高电平,然后分别打开一个开关输入低电平,观察数码管显示字符。自行列表并记录。
记录如下表所示:
分析:此乃74SL148的真值表,8—3优先编码器
输入为低电平有效,从7~0优先级以此降低,7的优先级最高,当7无效时才根据6判别,7有效时,其他引脚既可有效也可无效。
实验验证现象:本实验是编码、译码、显示电路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