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课 看我七十二变 教学设计 2024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5-15约3.3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

造型·美术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3课看我七十二变

学习目标

1.了解书签的作用,学习制作卡口书签的方法,通过对心形卡口书签制作方法的探

究,能够举一反三,运用多种形进行变化,制作有趣的书签。

2.通过思考、探究、讨论、尝试、创作,运用折剪、叠拼、添画等方法,将简单的基本形变化为造型有趣的书签。

3.通过实践练习,初步培养举一反三、灵活多变的学习思维和能力,在设计制作活动

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探究心形变孙悟空书签的思维和方法,尝试用折剪、叠拼、添画等方法,制作外形简洁、实用且富有创意的书签。

教学难点:

掌握基本形与装饰在设计制作中变化与不变,运用各种形制作创意书签。

教学过程

工具材料

课件、示范作品、彩色纸、剪刀、胶棒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情境导入

我知道:西游记动画片及孙悟空经典动画形象。

1.同学们,今天老

师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动

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1.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入手,引入经典国产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解“变”的作

用。

画,大家一起欣赏吧 (播放《西游记》动画片片段)。

这个片段是经典动画《大闹天宫》里孙悟空和二郎神打斗的场面,你们发现了什么?

孙悟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通过变化来应对问题,这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本领。

2.利用教材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动画片中的经典形象。

思考: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孙悟空吗?

总结: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神话形象。

我们知道《西游记》的创作距今已有400多年了。《大闹天宫》就是取材于《西游记》,《大闹天宫》至今也有60多年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孙悟空的形象为何至今让我们难以忘怀!(视频介绍:

《大闹天宫》与孙悟空

回顾孙悟空的画

面,思考孙悟空的优秀品质。

观看视频,感受经典艺术形象的魅力。

2.在观察和回忆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学习其品质,发挥经典动画形象的育人价值。

3.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经典孙悟空形象的演变,认识京剧艺术中的孙悟空形象。

的经典故事)

环节一

我发现:心形是如何变成孙悟空的。

1.(板书课题:看我七十二变)今天,孙悟空摇身一变,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大家找一找、看一看,它今天的七十二变,都变成什么呢?

为什么要变成书签呢?书签是我们阅读时的好帮手,我们要在阅读中养成爱惜书籍的好习惯,书签就是很好的小工具。

2.组织探究活动:孙悟空变书签的秘诀。

孙悟空是如何变成书签的?(引导学生查看学习任务单,出示孙悟空书签的步骤排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请尝试一下,将心形剪出卡口,制作一枚心形书签,选择哪个心形卡口用起来更合适?

总结:大家通过实

观察并发现,心形变成了孙悟空书签(学生可以快速翻阅页码、学会爱惜书籍)。

观察制作步骤:

(1)对折剪心形

(2)剪卡口

(3)装饰五官

学生感受:有了卡口,书签才能展现其独特的使用方法(试一试、剪一剪、选一选)。

1.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排序游戏,回顾制作步骤。通过发现、尝试剪卡口,明确制作方法,并在对比中找到最合适的方法。

3.通过自主探究,解决孙悟空变成书签的关键步骤。

4.通过探究游戏,解决心形如何变成孙悟空的思维和方法,解决教学重点,找出基本形与形象的关联。

5.通过游戏活动,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相互学习中掌握:“变”的多种思维和方法。

6.进行感知对比、色彩联想,学会发散性思维。

践找出了正确的方法。不同的折剪方法会形成不一样的卡口,卡在书上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心形下方的卡口最能展现出爱心的形象。

孙悟空是如何变成心形书签的?

探究:将孙悟空书签进行拆解,并讨论,根据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发现“变”的方法。

归纳制作方法:折、剪、贴、画。

孙悟空为什么要变成心形书签呢?

总结:心形都是与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和美好寓意相关。不同形状、大小的心形摇身一变,通过叠加贴画变成了孙悟空书签。

3.组织活动:想象力挑战小游戏。

为你们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