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肺炎的护理查房.pptx
结核性肺炎的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前言
2.
病例介绍
3.
护理评估
4.
护理诊断
5.
护理目标与措施
6.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PART01
前言
前言
结核性肺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性疾病,好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HIV感染者等),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咳痰、盗汗、乏力为典型特征。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具有传染性强、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规范的护理干预对控制感染、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护理查房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环节,通过系统评估患者病情、明确护理问题并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PART02
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张某,女,42岁,教师,因“反复低热、咳嗽伴盗汗2周”于2023年8月10日入院。
主诉:低热(午后明显,体温37.8-38.5℃)、阵发性干咳,夜间盗汗明显,乏力、食欲减退,无胸痛及咯血。
现病史: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无缓解;近3日咳嗽加重,偶咳白色黏痰,无血丝。否认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但1月前曾因“肺炎”在外院抗感染治疗(头孢类)1周,症状未完全缓解。
既往史:糖尿病病史5年(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可);否认高血压、肝炎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
病例介绍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6.8×10⁹/L(正常),中性粒细胞58%;C反应蛋白(CRP)25mg/L(升高);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硬结直径20mm);痰涂片抗酸杆菌(+);血沉(ESR)45mm/h(增快)。
影像学检查:胸部CT示右肺上叶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可见小空洞形成,周围伴条索状阴影。
治疗经过:入院后完善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肺炎”,予抗结核治疗(异烟肼0.3gqd+利福平0.45gqd+吡嗪酰胺1.5gqd+乙胺丁醇0.75gqd),辅以保肝(水飞蓟宾)、控制血糖(调整二甲双胍剂量)及对症支持治疗。
PART03
护理评估
健康史评估
结核接触史:否认明确结核患者接触史,但近期有“肺炎”未愈史,可能存在隐匿感染。
用药史: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可;近期未规律使用抗生素(仅自行服用感冒药)。
生活习惯:教师职业,长期久坐,作息不规律(常熬夜备课),饮食不均衡(喜高糖零食)。
03
01
02
身体状况评估
01
02
03
生命体征:T38.2℃,P92次/分,R20次/分,BP120/75mmHg,SpO₂97%(未吸氧)。
呼吸系统:双肺呼吸音粗,右肺上叶可闻及细湿啰音;咳嗽频繁(夜间加重),痰少、白色黏痰。
全身症状:神清,精神萎靡;皮肤潮湿(盗汗后);双侧手背可见注射痕迹(无红肿);体重较前下降2kg(近2周)。
心理社会状况评估
A
心理状态:因疾病影响工作(需请假隔离)及担心传染家人,表现为焦虑(入睡困难、反复询问“何时能上班”)。
B
社会支持:家属(丈夫、女儿)均体健,对疾病认知不足(认为“肺炎”无需隔离),但愿意配合护理。
C
经济状况:家庭收入稳定,医保覆盖,无经济压力。
PART04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
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肺部炎症渗出、咳嗽无力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低热消耗增加、食欲减退及糖尿病代谢异常有关。
4.知识缺乏(疾病相关知识):与未接受系统结核健康教育有关。
5.焦虑:与疾病传染性、治疗周期长及工作家庭角色中断有关。
03
04
05
01
02
PART05
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目标与措施
1.体温过高
目标:3日内体温降至37.3℃以下,无高热寒战。
措施:
监测:每4小时监测体温并记录,观察热型(午后低热特点);体温>38.5℃时,予温水擦浴(避开心前区、腹部),30分钟后复测。
用药:遵医嘱予物理降温无效时,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注意与抗结核药物间隔1小时);观察药物副作用(出汗过多时及时补液)。
环境:保持病房温湿度适宜(温度22-24℃,湿度50-60%),及时更换汗湿衣物,避免受凉。
低效性呼吸型态
目标:1周内呼吸频率≤20次/分,咳嗽有效,肺部湿啰音减少。
措施:
体位: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促进肺扩张;指导腹式呼吸训练(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5-10分钟/次,3次/日)。
排痰:鼓励多饮水(1500-2000ml/日,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痰液黏稠时予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氨溴索),指导有效咳嗽(深吸气后屏气2秒,用力咳出)。
氧疗:若SpO₂<95%,予低流量吸氧(1-2L/min),观察缺氧改善情况。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目标:2周内体重稳定,血清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