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口腔门诊手术的规范及基本操作方法.ppt

发布:2025-05-13约3.06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口腔门诊手术的规范及基本操作方法第1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学习要求掌握止血的方法掌握缝合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的缝合方式掌握十字交叉绷带和单眼绷带技术熟悉引流的方式和换药的基本原则第2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手术刀片的安装用持针器上刀片比血管钳好用。

夹着刀尖,顺槽往下一拉就上好了。

夹着刀片底端,往上一提就下来了第3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手术刀的执法执弓式:用于胸腹部大手术抓持法:用食指压住刀背,下刀有力,用于坚韧组织的切开第4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执笔法法:动作和力量都在手指,灵活,精细反挑法:刀刃向上挑开组织,以免损伤深部组织和器官,常用于浅表脓肿和气管的切开第5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显露:切口的设计减少组织创伤,尽可能避开神经、血管,有利于组织愈合注意维护美观和功能切口的长度第6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切开划线,切口两侧皮肤由助手绷紧手术刀要直入直出,一气呵成,深浅一直避免一次切不开多次切割从切点到止点,刀柄倾斜,与皮肤呈45度角第7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刀也不能乱开第8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分离:锐性分离钝性分离使用于精细的层次解剖或粘连的组织正常肌肉和疏松的结缔组织工具手术刀手术剪是否直视是否优点组织损伤小,精确组织损伤较大,安全第9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止血1,压迫止血:常用于较广泛的渗血2,钳夹、结扎止血:大血管,重要部位止血3,阻断止血4,药物止血:全身药物和局部药物第10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缝合愈合的质量分类1、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2、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3、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第11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缝合的基本要求1.切口两侧组织要接触良好,缝线包括的两侧组织应该等量、对称,避免留有死腔,否则将出现积血或积液,不但会延迟愈合过程,而且易导致感染。2.缝合应在无张力或最小张力下进行,以免术后裂开和愈后瘢痕过粗。根据手术性质、部位和术中情况确定合适的针距和边距,整形手术对此要求更高。3.缝合顺序应是先游离侧,后固定侧,相反则易撕裂组织。4.缝合面颈部皮肤时,除沿凹陷皱纹的切口可作内卷缝合、使瘢痕与皱纹的深浅一致外,均要防止创缘内卷及过度外翻,以免导致感染的愈合后瘢痕明显。为此,缝合应包括皮肤全层,进针时针尖与皮肤垂直,并使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等于或略小于皮下间距,才可达到满意效果。切口两侧进出针间距大于皮下间距,造成皮肤创缘内卷;相反,进出针间距小于皮下间距则皮肤创缘呈现过度外翻。第12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皮肤缝合进针点离创缘的距离(边距)和缝合间隔密度(针距)应以保持创缘接触贴合而无裂隙为原则,一般整复手术以缝合边距2~3mm、针距为3~5mm,颈部手术缝合边距为3mm、针距5mm为宜,而组织极易撕裂的舌组织缝合时,边距和针距均应增至5mm以上。6.缝合的组织之间不能夹有其他组织,以免影响愈合。7.缝合后打结的松紧要适度,过紧不但压迫创缘,影响血供,导致边缘坏死和术后遗留缝线压迹,而且可造成组织撕裂;过松则使创缘接触不良,出现裂隙,以致发生渗血、感染,还可使组织愈合过程中瘢痕增粗。8.在功能部位(如口角、下睑等)要避免过长的直线缝合,否则愈后瘢痕直线收缩,导致组织器官移位,临床上常以对偶三角瓣法换位呈“Z”曲线缝合。9.选用合适的缝线,口腔颌面外科常用l~0、3~0和1号线,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10.张力过大的创口缝合,应作潜行分离和减张缝合。第13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常见的缝合方式内“8”字缝合外“8”缝合第14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单纯连续缝合间断水平外翻褥式缝合第1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