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用语文第三册泛读》课件_2·1第二单元《美国作业难倒中国老爸》.ppt

发布:2025-05-11约2.31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OGOPowerBar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PB模板组:findygirl美国作业难倒中国老爸

端木1、能力目标:能探讨中美教育的差异。2、知识目标:了解现行教育模式。3、素质目标: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学习目标品读课文1、学生自由阅读并回答问题:文中上高三的“女儿”为什么高考之年去美国上学?明确:作业负担重、标准答案、没完没了的背诵当下,人们一直在高呼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可惜的是,在应试教育的主宰下,作业还是数量多多。孩子的作业经常是机械式的抄写和一道道习题组成。考试就是凭着一定的知识识记来完成一道道题目,除了作文。只不过,人们为了高分,也在强调作文的内容和形式,甚至让孩子背一些中高考优秀作文。可对于孩子实际能力的培养,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文中,作者的女儿之所以在高三时到美国去学习,就是被每日识记标准答案弄烦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教育开始走向了背诵。什么都要背诵。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甚至化学、物理也有要背诵的东西。老师说,只有记住了,才能准确应用。可以说,中国教育的标准化与没完没了的背诵是她离开的直接原因。2、美国学生的作业特点学生讨论后发言:(1)“高中像是上大学”。是女生的历史作业是写论文,如“公民的权力”,父女两个人在大洋的两岸都是疯狂的阅读历史材料,女儿看到父亲发给自己的“作业”,才懂,了原来论文是那样写的。(2)虽然有教科书,但老师都是让学生回家看,上课时,有时放录像,讲的都是教科书没有的内容,作业就是给他们很多材料去读,然后回答问题并找出重点。还通过一些有意思的作业来记住知识,比如自己编填词游戏,画时间线,和同伴一起完成地图、海报之类。工作量很大,有时要熬夜,但她很感兴趣。明确:美国的老师,不拘泥于孩子的学科,设计的作业常常是以论文的形式出现,以生活化的情境作为载体,以读更多的书为重要指向,这样的论题,自然让孩子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在思维方面有新的突破。3、反思我们也在推行“素质教育”,说这话时脸上很热,心跳有些加快,不是因为激动,是因为羞,不少学校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多写多画多活动,开齐开足功能室,但学生有多少时间在阅览室、德育室等功能室,他们在做什么,收获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我们有作业,人家也有作业,人家的作业也要很长时间才完成却没提出要减负,我们是要提出减负的,减负的方法也很简单,每天最多留多长多长时间的作业,时间长了不行的,这就是我们的减负,从时间上进行减负。真正的减负要在作业内容上考虑,把今天学的生字写100遍,可能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但学生却真的很累,至少手会发酸,头也晕吧。人家布置了一份研究论文,看起来很大的,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有关于信息搜索与处理的要求,有关于阅读的要求。知识拓展美国家庭作业的是与非国外关于家庭作业的研究历来是一个永久的教育话题,而且对它的是与非态度是一个周期性变化。以美国为例,从19实际至今的100多年间,经历了19世纪的轻视—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的批判—20世纪50至60年代的改革—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探索。在这些不同时期,对家庭作业的批评和赞成态度始终同时存在,并影响着当时的实践。时至今日,是非依然,而且争论愈演愈烈。1994年,美国家庭作业研究专家Cooper及他的同事们总结了家庭作业对于学生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正面影响:帮助学生增强记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概念的形成及信息加工,能丰富课程,改善学生对学校的态度,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有助于家长对教育的更多参与等。负面影响:使学生对知识性材料失去兴趣,造成身心疲惫,使学生不能参加一些课余活动或社区活动,造成父母与教师的指导相冲突,扩大低收入家庭学生与高收入家庭学生间成绩的差距等。在2006年的研究中,他提到:“除了极少数例外,学生的成绩和他们完成的家庭作业的量呈正相关。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与此同时,对家庭作业的批判也不断出现。期间,美国出版了三本书。2000年Kralovec和Buell《家庭作业的终结:家庭作业破坏家庭,使学生负担过重,限制学生学习》号召人们联合起来反对家庭作业。2006年,Bennett和Kalish出版了《反对家庭作业的事例:家庭作业如何伤害儿童,我们应该怎么办》,作者提供了大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