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2).ppt

发布:2025-05-13约1.11万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冠状动脉应用解剖第30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始方法早年外科曾用切除交感神经节、甲状腺来缓解心绞痛,由于效果不满意而放弃。随后,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实质出发,开展了大网膜包心,心包人工粘连,双侧乳内动脉结扎、冠状静脉窦动脉化,以及著名的Vineberg手术,游离左乳内动脉,在其分支开放情况下种入左室壁缺血区心肌内。后来证实以上各种手术对增加心肌血运无效或不足,临床上停止了应用。

第31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发展史

1、国外1910年AlexisCarrel用犬做动物实验,行主动脉与左冠状动脉吻合1956年Bailey在非体外循环下实施右冠状动脉内膜剥脱1957年Cooley首先修补心肌梗塞后的室间隔穿孔1958年Cooley首先修补心肌梗塞后的室壁瘤1958年AkeSenning用静脉补片作冠状动脉成形1964年Kolesov等在非体外循环下将乳内动脉与冠状动脉吻合1967年ReneFavaloro和DonaldEffler将大隐静脉连接升主动脉和右冠状动脉。1971年Carpentier用桡动脉作为搭桥血管,但通畅性差1987年日本Suma等首先使用胃网膜右动脉1989年VincentDor首先使用了更加生理性的室壁瘤内补片修补法1990年VincentJG首先使用腹壁下动脉1991年ChristianAcar再次使用桡动脉并获得良好疗效1996年FedericoBenetti报道大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1998年Carpentier首先使用机器人搭桥,但此项技术发展缓慢目前冠状动脉搭桥已成为欧美国家最常见的心脏手术,其中美国每年完成约40万。第32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发展史

2、国内1974年阜外医院年第一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成功1996年北京安贞医院用自制心脏表面固定器完成国内首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总数已超过一万例全国每年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近万例第33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发展史

3、近13年北京安贞医院冠脉搭桥相关技术演变及创新1、96年开展首例OPCAB(顾承雄)2、97年开展首例全动脉化搭桥(包括胃网膜右动脉)(黄方炯)3、97年开展首例微创小切口搭桥(孟旭)4、98年开展首例CABG结合激光心肌打孔(屈正黄方炯)5、99年开展非体外循环下室壁瘤成形(顾承雄)6、2000年大规模开展OPCAB,至今约占80%7、2001年开展双IMA“Y”型序贯搭桥(顾承雄)8、2002年发明动静脉序贯搭桥(顾承雄)9、2002年研究化学改性同种异体移植血管(顾承雄)10、2002年临床使用桥血流量测定(顾承雄)11、2003年发明无钳近端口吻合技术(顾承雄)12、2003年临床使用“ENCLOSE”(顾承雄)13、2004年发明水囊封堵近端口吻合技术(顾承雄)14、2004年发明双IMA“Y”型动静脉序贯搭桥(顾承雄)15、2005年开展心脏不停跳单瓣置换或成形加搭桥(顾承雄)16、2006年开展心脏不停跳双瓣置换加搭桥(顾承雄)17、2006年开展非体外循环下清除左室室壁瘤内附壁血栓(顾承雄)18、2009年开展非体外循环下左室对扣二尖瓣成形术(顾承雄)19、2009年开展非体外循环下心外膜射频消融室壁瘤电隔离术(顾承雄)20、2009年开展硬膜外麻醉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顾承雄)第34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式及分类1、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及成形:适合于冠状动脉本身较粗,但管腔严重长段变窄甚至闭塞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分为借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脉搭桥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机器手微创冠脉搭桥(如3010混合术式(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