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pptx
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却又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它影响着全球数亿人口,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本次演讲将全面探讨偏头痛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一疾病。作者:
什么是偏头痛?14.4%全球患病率全球约七分之一人口受到影响9.3%中国患病率约1.5亿中国人患有偏头痛3倍性别差异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3倍2全球排名全球第二大导致患者失能的疾病
偏头痛的特征搏动性头痛反复发作的中重度搏动性疼痛,常为单侧或双侧持续时间每次发作持续4-72小时不等活动加重体力活动后疼痛症状明显加重伴随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
偏头痛的类型无先兆偏头痛最常见类型,无预警症状1有先兆偏头痛头痛前有视觉或感觉异常2慢性偏头痛每月头痛天数≥15天3基底动脉型偏头痛伴有脑干症状4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有暂时性瘫痪症状5
先兆与无先兆偏头痛的区别无先兆偏头痛直接头痛发作无明确预警症状最常见类型占偏头痛患者70-85%有先兆偏头痛头痛前出现视觉异常可见闪光、暗点先兆持续10-60分钟占偏头痛患者15-30%
偏头痛的四个阶段前驱期发作前24-48小时,情绪波动、食欲改变、易疲劳先兆期视觉异常、感觉异常,通常持续不超过1小时头痛期搏动性疼痛,持续4-72小时,伴随恶心、畏光等恢复期头痛消退,疲倦、注意力不集中,需要休息
偏头痛的病因遗传因素约60%患者有家族史神经系统敏感性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受累神经递质紊乱5-羟色胺和CGRP失衡大脑皮层扩散性抑制可能导致先兆症状
诱发因素识别环境因素强声光刺激天气变化高海拔气压变化生活方式作息不规律饥饿状态过度劳累睡眠不足或过多饮食因素酒精饮料咖啡因某些食品添加剂巧克力、奶酪等心理及激素压力和焦虑抑郁情绪女性月经周期激素水平波动
偏头痛与激素的关系性别差异女性偏头痛发生率高于男性2-3倍雌激素波动与雌激素水平波动密切相关月经相关经前和经期偏头痛明显加重妊娠影响怀孕后期症状常改善,产后可能加重绝经期绝经期激素变化可能导致症状加重
偏头痛的共病情况精神疾病焦虑和抑郁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双向情感障碍风险增加睡眠障碍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质量普遍较差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卵圆孔未闭(PFO)比例高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前庭功能障碍
偏头痛的诊断详细病史采集头痛特点、频率、持续时间和诱因家族史和既往史神经系统检查排除继发性头痛查看有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头痛日记记录发作情况和诱因评估治疗效果影像学检查有指征时进行CT或MRI排除器质性病变
2024版中国偏头痛诊疗指南更新要点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综合管理急性期症状控制与长期管理并重药物选择扩展新增更多止痛药物选择,包括吉泮类药物非药物治疗神经调节技术与心理行为干预方法更新评估标准治疗有效性评估标准更加明确
偏头痛的治疗总体策略急性期治疗缓解已发作的头痛症状预防性治疗减少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诱发因素,规律作息非药物治疗神经调节、心理行为干预教育和随访长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急性期治疗原则尽早用药头痛早期使用药物效果更佳,不要等待疼痛加重足量给药使用足够剂量,一次性足量给药优于分次小剂量个体化选择根据头痛严重程度、既往治疗反应选择药物避免过度用药每月用药天数不超过10天,预防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联合治疗症状严重可合理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
急性期药物治疗-非特异性药物药物类别常用药物特点注意事项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萘普生轻中度偏头痛首选胃肠道反应对乙酰氨基酚泰诺、必理通不良反应少止痛效果较弱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胃肠道刺激复方制剂含咖啡因复方协同增效易成瘾每月非特异性止痛药物使用不应超过10天,避免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急性期特异性药物治疗曲普坦类(5-HT1受体激动剂)如舒马曲坦、佐米曲坦等,是中重度偏头痛首选药物。吉泮类(CGRP受体拮抗剂)如瑞美吉泮,是2024年推荐的新型药物。特异性药物应在头痛开始时使用,而非先兆期。
预防性治疗指征1频繁发作每月偏头痛≥2次,影响日常生活2急性期治疗无效对止痛药物反应不佳或不耐受3生活质量下降偏头痛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4特殊类型基底动脉型等特殊类型偏头痛5过度用药风险有药物过度使用倾向或已形成药物依赖
预防性药物治疗-一线药物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适用于合并高血压患者抗癫痫药托吡酯有体重减轻作用抗抑郁药阿米替林适用于合并抑郁症状钙通道阻滞剂氟桂利嗪国内使用较广泛
预防性治疗-新型靶向药物CGRP单克隆抗体艾普珠单抗伊马珠单抗弗雷珠单抗每月或每季度皮下注射一次CGRP受体拮抗剂瑞美吉泮阿托吉泮泽扎吉泮口服给药,可用于预防和急性期优势与特点副作用小对难治性偏头痛有效起效快无依赖性2018年以来FDA已批准8种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