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案 第六章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pdf
课题第六章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课时4课时(180min)
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和规律
(2)熟悉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处理原则与程序
(3)掌握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和常用急救技术
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
(1)能够对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提出预防措施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做出正确的处理
素质目标:
(1)培养尊重学前儿童、热爱学前儿童的良好职业道德
(2)深刻体会榜样的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职业修养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处理原则与程序,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和常用急救
教学重难点技术
教学难点:对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提出预防措施,对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做出正确的处理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教师】讲述“意外伤害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的内容(详见教材),并提出问题:
(1)导致学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是否有规律可循?该如何防
问题导入范?一旦有意外伤害事件发生,该遵循哪些原则和程序进行处理?常见的现场急救方法有哪些呢?
(2)有人认为:“一旦幼儿发生意外,幼儿教师应该首先叫救护车,不必实施急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讲解学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与规律、预防措施、处理原则与程
序,以及几种重要的现场急救方法等知识
第一节学前儿童意外伤害概述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事件包括摔伤、跌伤、扭伤、烧伤、烫伤、中毒、溺水等多种类型,具有偶然性和不可
预见性。
一、学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与规律
传授新知(一)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
导致学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
1.环境因素
学前儿童生活环境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如社会公共设施不完善,所在小区或托幼机构安全保障设施欠缺
(如没有消防器材等)、安全出口少且狭窄、设施设备及线路老化等,都容易导致学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
2.家长或教师因素
学前儿童安全意识差,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生活中需要成人的保护和照顾,家长或教师稍有疏忽就可能
1
导致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此外,家长或教师若对幼儿的大小事务包办、代办,而忽视对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
力的培养,也容易使其发生意外伤害。
3.学前儿童自身因素
学前儿童身体的各项机能水平较低,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较差,但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且缺乏生
活经验和安全意识,不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因此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且一般无法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
应。在学前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中,跌伤、骨折、溺水、触电等大多是由学前儿童自身导致的。
(二)意外伤害发生的规律
通过大量统计分析和研究,人们得出了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一些规律,这些规律有利于托幼机构有针对性
地对学前儿童的意外伤害进行预防。
1.男童意外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