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南开大学期末复习资料社会工作概论.pdf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期末复习资料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判断)
(一)、选择部分
★核知识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附1.1.1(核知识点解释):
1949年以后中国的社会工作是由单位提供生存资源和帮助,形成依靠政府
行政框架解决社会问题的模式。计划经济框架下,行政干部实际上承担了社会服
务、社会工作职能,属于行政性、非专业的社会工作。
★核知识点:社会工作的定义
附L1.2(核知识点解释)
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
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
互适应的职业活动。
★核知识点:社会工作实践的内涵
附1.1.3(核知识点解释)
社会工作实践也称为社会工作实务,指的是右会工作者或社会工作机构介入
有问题的社会生活,并促使其改变的专业活动。社会工作实践有丰富的内涵。
1()首先,社会工作需要行动。
2()第二,社会工作实践是有目的的干预行动。表现为对解决方案、干预活动的
科学设计,以及相对程序化的服务过程。
3()第三,社会工作实践是社会工作者的能动活动。
4()第四,社会工作实践是一个行动系统。社会工作者要虑到复杂的环境因素。
★核知识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附1.1.4(核知识点解释)
1()服务提供者:这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角色。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
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
(2)支持者:“助人自助”,成为受助人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创造条
件让受助人自立或自我发展。
(3)倡导者: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
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
(4)管理者: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必须
对与助人相关的诸多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以实现该过程的高
效率。
(5)资源获取者: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助人,常常要联络其他社会工作者、福利
服务机构、政府部门和广大社会,争取受助者所需要的资源。
(6)政策影响人某些社会问题是由社会制度等因素造成,社会工作者应该将其
工作经验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
(7)协调者社会工作需要处理受助者与相关人群及环境的关系,要缓解、消除
他们之间的紧张关系,需要扮演协调者的角色。
★考核知识点功能的类型
附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反功能指部分对其他部分和整体的作用并非具有建设性,而是相反的情况。
对正功能和反功能的区分是与人们看待问题的价值相关联的。社会工作作为一种
制度化的助人活动,沟于受助者及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贡献,从而具有正功能。
★考核知识点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
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的实务模式,它是对社会
工作者提供服务的经验总结。实施社会工作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1)接触问题
通过各种途径初步了解可能的服务对象(包括个人、家庭、社区)所面临的
困难及问题;有两种途径服务对象的求助和社会工作者的主动发现。
(2)了解和确认问题
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背景和所遇问题的原因、性质、程度等;社会工作者通
过家访、观察、访谈等技术,深入了解案主各方面情况,发现潜在案主的具体问
题和需要。
(3)分析和诊断
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包括将服
务对象的需求与可运生资源相比较,把服务放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
(4)提供服务
运用专业知识、技巧和方法,推进工作计划和适时、适地修正工作方向,并
对服务过程进行管理,从而达成工作目标。
(5)评估服务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包含于整个服务过程中,后者是在服务开始后对服
务执行情况和最终结果进行评价。
(6)终结
结案就是双方根据工作协议和工作计划逐步结束其工作关系,是案主在没有
专业人员的帮助下自己生的开始;跟进是在结案后对案主进行后续跟踪和联络,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