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析法淡化与除盐.pptx
电渗析法淡化与除盐
渗透——膜能使溶剂(水)透过得现象称为渗透。
渗析——膜能使溶质透过得现象称为渗析。
一、离子交换膜及其作用机理:
(一)离子交换膜:
分类:阳膜:用阳离子交换树
脂制成,只准阳离子
按选择透过性分:通过。
阴膜:用阴离子交换树
脂制成,只准阴离子
通过。
异相膜:用粘合剂(或膜材料)
与树脂粘合成膜并加
入衬网面制成,两相
按结构分类:不均匀。
特点:价低,机械强度好,
适水性大,但膜电阻大,
耐热性差。
均相膜:树脂与成膜材料均匀。
特点:与异相膜相反。
半均相膜:
普通膜:
按抗腐蚀分类:
抗氯膜:
1、选择透过率:离子在溶液中与在交换膜中迁移数量不相同,在理想情况下,在膜中迁移比例应等于1,但实际上达不到1。
阳膜对阳离子得选择透过率(P+):
公式:通电时阳离子所迁移得电量(实测电量)与所有离子迁移总电量(理论量)之比值。
t+——阳离子在溶液中得迁移数。
——阳离子在膜内得迁移数(理想膜,应为1)
分子为:实际膜条件下,阳离子在阳膜内与在溶液中得迁移数之差。
分母为:理想条件下阳离子在阳膜内与在溶液中得迁移数之差。
P+越大,越接近1,膜性能越好。
2、膜电阻:电阻率×膜厚,单位:Ω·cm2(测定)
(二)离子交换膜得作用机理:
膜得主要性能:离子得选择透过性,作用机理为道南(唐南Donnan)平衡理论。
Z离子不可透过膜,Na+;Cl-可自由透过膜。
NaZ膜NaCl(1)膜(2)
→
初始平衡状态
当体系处平衡时,膜两侧得Na+和Cl-浓度得乘积,即扩散速率必须相等:
1室2室
Z-(C1)
Na+(C1)
Cl-(C2)
Na+(C2)
Z-(C1)
Na(C1+x)
Cl-(x)
Cl-(C2-x)
Na+(C2-x)
据电中性法则:
则:
将浓度代入:
平衡态膜两侧[Cl-]比值:
当1室Na+Z-浓度非常大时,x→0,2室中得Cl-几乎不能透过膜来。
我们把交换膜得溶液界面看成半透膜,固定于离子交换膜得活动基团(如树脂上得-SO4--…)相当于Z-可交换离子为Na+,当膜含有相当多得活性基团时,溶液中得Cl-几乎不进入膜内,也即膜对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
若增大C2,进入膜得Cl-也随着增加,→膜得选择透过性相应降低。
阴离子交换膜得原理也相同。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二、电渗析原理及过程
(一)原理:在电场力得作用下,使阴、阳离子作相反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