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接线及故障维修.pptx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接线及故障维修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接线主要包括与CNC装置的接线、与外部电源接线、与进给轴电动机的接线等相关的接线组成,如图所示为典型的某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接线图。;该数控车床进给系统配置的是FANUC系统βi系列伺服单元,它的动力电源要求交流200V,其中C27的L1、L2、L3接三相交流200V伺服主电源,C27的U、V、W接伺服电机,CX29接伺服主电源继电器的控制电路,CX30接系统急停电路,CXA19B接直流24V输入,CXA19A接直流24V输出,COP10B接数控系统的JA40,COP10A接另一个轴的COP10B,JF1接电机编码器。;一、FANUC系统伺服单元的分类
FANUC系统伺服单元分为两大类,及伺服单元和伺服模块。
1.伺服单元
(1)α系列伺服单元;一、FANUC系统伺服单元的分类
FANUC系统伺服单元分为两大类,及伺服单元和伺服模块。
1.伺服单元
(2)β系列伺服单元;一、FANUC系统伺服单元的分类
FANUC系统伺服单元分为两大类,及伺服单元和伺服模块。
1.伺服单元
(3)βi系列伺服单元;一、FANUC系统伺服单元的分类
FANUC系统伺服单元分为两大类,及伺服单元和伺服模块。
2.伺服模块
(1)α系列伺服模块;一、FANUC系统伺服单元的分类
FANUC系统伺服单元分为两大类,及伺服单元和伺服模块。
2.伺服模块
(2)αi系列伺服模块;二、FANUC系统α系列伺服单元端子功能及报警代码
1.FANUC系统α系列伺服单元端子的位置;各端子的功能如下:
L1、L2、L3:三相输入动力电源端子,交流200V;
L1C、L2C:单相输入控制电路电源端子,交流200V(出厂时与L1、L2短接);
TH1、TH2:为过热报警输入端子(出厂时,TH1与TH2已短接),可用于伺服变压器及制动电阻的过热信号的输入;
RC、RI、RE:外接还是内装制动电阻选择端子;
RL2、RL3:MCC动作确认输出端子(MCC的常闭点);
100A、100B:C型放大器内部交流继电器的线圈外部输入电源(α型放大器已为内部直流24V电源);
UL、VL、WL:第一轴伺服电动机动力线;
UM、VM、WM:第二轴伺服电动机动力线。;FANUC系统伺服单元电缆接口
电缆接口说明如下:
JV1B、JV2B:A型接口的伺服控制信号输入接口;
JS1B、JS2B:B型接口的伺服控制信号输入接口;
JF1、JF2:B??接口的伺服位置反馈信号输入接口;
JA4:伺服电动机内装绝对编码器电池电源接口(6V);
CX3:伺服装置内MCC动作确认接口,一般可用于伺服单元主电路接触器的控制;
CX4:伺服紧急停止信号输入端,用于机床面板的急停开关(常闭点)。;2.α系列伺服单元报警代码
(1)伺服单元过电压报警代码“1”;
(2)伺服单元控制电压低报警代码“2”;
(3)伺服单元主电路低电压报警代码“3”
伺服单元主电路低电压报警是指伺服单元的DC300V电压低或为0V报警。
(4)伺服单元DC制动回路报警代码“4”
(5)伺服单元过热报警代码“5”
伺服单元过热报警是指伺服单元检测出过热输入信号。
(6)伺服单元过电流报警代码“8”、“9”、“b”
伺服单元过电流报警是指伺服单元的第1轴、第2轴及第1、2轴检测出过电流。
(7)伺服单元的智能功率模块(IPM)报警“8.”、“9.”、“b.”
伺服单元的智能功率模块报警是指智能功率模块过热报警、过电流报警及伺服单元控制电路低电压报警。;三、FANUC系统α系列伺服模块端子功能及报警代码
1.FANUC系统α系列伺服模块端子的位置
各端子的功能如下:
P、N:DClink端子盒;
(2)绝对脉冲编码器电池;
(3)状态显示;
CCX5:绝对编码器电池电源连接器;
S2、S2:接口型设定开关;
F2:24V电源保险;
CX2A、CX2B:24V电源输入、输出连接口;
(8)DClink充电灯;
JX5:信号检测板连接器;
JX1A:模块之间输入接口连接器;
JX1B:模块之间输出接口连接器;
JV1B、JV2B:A型接口伺服信号连接器;
JS1B、JS2B:B型接口伺服信号连接器;
JF1、JF2:B型接口伺服电机编码器连接器。;FANUC系统α系列伺服模块实际连接;2.FANUC系统α系列伺服模块的报警代码
(1)内部风扇停止报警代码“1”;
(2)控制电路电压低报警代码“2”;
(3)主电路DC300V电压低报警代码“5”;
(4)伺服模块过热报警代码“6”;
(5)伺服模块的冷却风扇停止报警代码“F”;
(6)伺服模块之间通信错误报警代码“P”;
(7)伺服模块主电路(DC300V)过电流报警代码“8”;
(8)伺服模块的IPM过热/过电流报警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