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法经济学》第1章概述.pptx

发布:2025-05-09约1.64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法经济学概述;“正义的第二种涵义——也许是最普通的涵义——是效益。……只要稍作反思,我们就会毫不惊奇地发现: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里,浪费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读者必须牢记:经济学后面还有正义。法律的经济分析的解释力和改进力都可能具有广泛的限制。然而,经济学总是可以通过向社会表明为取得非经济的正义理想所应作的让步而阐明各种价值。对正义的要求绝不能独立于这种要求所应付出的代价。”

——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第一节法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和形成;二、形成、普及阶段

经济学和法学的真正结合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

推动力

由美国著名法学家弗兰克和卢埃林发起的法律现实主义运动;

由于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学家、法学家所带来的思考:市场并非万能,需要政府运用“看得见的手”来干预经济生活,市场失灵需要进行法律救济。;法经济学的初步形成:20世纪60年代

标志:

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法与经济学》杂志的创刊(1958年);

科斯1960年发表的论文《社会成本问题》

法经济学学派的真正树立标志:

波斯纳在1973年出版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从法理学的高度,对法律的经济分析学说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确立了法经济学的范畴和理论体系。

;法经济学是分析作为经济增长内生变量的法律制度的变迁对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坚持效率、效益和公平、正义有机结合、交替循环上升的法律价值观,结合本土具体的、动态的社会规范,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法律规则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成本——收益,从而实现正义的三个基本成分——安全、自由、平等的合理平衡,以及正义和秩序有效协调的一门交叉性学科。;第二节法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2.法经济学概念

法经济学是分析作为经济增长内生变量的法律制度的变迁对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坚持公平、自主、效率有机结合、交替循环上升的法律价值观,结合本土具体的、动态的社会规范,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法律??则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成本——收益,从而真正实现正义的三个基本成分——安全、自由、平等的合理平衡,正义和秩序有效协调,风险和收益相平衡的一门交叉性学科。;二、法经济学的基本内涵和研究对象;经济效益作为取舍法律制度和评判法律制度优劣的重要标准;

法律应实现公平、自主和效率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和交替循环上升。;2.法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结合本土具体的、动态的社会规范包括:

重视用经济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对社会规范与法律制度的互动进行分析;

重视合作秩序的研究;

社会规范是基于社会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观念,具有相当程度的本土化特色。;3.法经济学的公式

宏观基本公式

民主(多数人的意志)×公平(法律科学)×风险系数=效率

微观基本公式

自主(自愿选择)×公平(自由交易)×风险系数=效率;第三节法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和研究意义;图1-1法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二、研究意义;(二)法经济学对我国法制改革实践的指导意义;第四节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法律的实证性经济分析

实证性的经济分析是指以代数、平面几何等经济学常用的方法,对法律进行一种定量分析。与规范性经济分析方法相比较,实证性经济分析不需要有规范性的指导原则,它更注重的是将具体的法律规则通过经济学的方法量化,使法律的经济分析更为精确化,更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三、法律的博弈经济分析

博弈论是一种动态下的行为决策研究。具体说,就是在人们之间的行为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应该如何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效果问题。根据决策效果的好坏,博弈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或规则。

;比较过失制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