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法经济学概述课件.pptx

发布:2025-02-25约1.65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法經濟學概述;“正義的第二種涵義——也許是最普通的涵義——是效益。……只要稍作反思,我們就會毫不驚奇地發現:在一個資源稀缺的世界裏,浪費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讀者必須牢記:經濟學後面還有正義。法律的經濟分析的解釋力和改進力都可能具有廣泛的限制。然而,經濟學總是可以通過向社會表明為取得非經濟的正義理想所應作的讓步而闡明各種價值。對正義的要求絕不能獨立於這種要求所應付出的代價。”

——理查德·A·波斯納(RichardA.Posner);第一節法經濟學的理論淵源和形成;二、形成、普及階段

經濟學和法學的真正結合始於20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

推動力

由美國著名法學家弗蘭克和盧埃林發起的法律現實主義運動;

由於1929年至1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的衝擊給許多國家的經濟學家、法學家所帶來的思考:市場並非萬能,需要政府運用“看得見的手”來干預經濟生活,市場失靈需要進行法律救濟。;法經濟學的初步形成:20世紀60年代

標誌:

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法與經濟學》雜誌的創刊(1958年);

科斯1960年發表的論文《社會成本問題》

法經濟學學派的真正樹立標誌:

波斯納在1973年出版的《法律的經濟分析》,從法理學的高度,對法律的經濟分析學說進行了總結和概括,確立了法經濟學的範疇和理論體系。

;法經濟學是分析作為經濟增長內生變數的法律制度的變遷對經濟運行的重要影響,並在此基礎上堅持效率、效益和公平、正義有機結合、交替迴圈上升的法律價值觀,結合本土具體的、動態的社會規範,主要運用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來研究法律規則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結構、成本——收益,從而實現正義的三個基本成分——安全、自由、平等的合理平衡,以及正義和秩序有效協調的一門交叉性學科。;第二節法經濟學的概念和研究對象;2.法經濟學概念

法經濟學是分析作為經濟增長內生變數的法律制度的變遷對經濟運行的重要影響,並在此基礎上堅持公平、自主、效率有機結合、交替迴圈上升的法律價值觀,結合本土具體的、動態的社會規範,主要運用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來研究法律規則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結構、成本——收益,從而真正實現正義的三個基本成分——安全、自由、平等的合理平衡,正義和秩序有效協調,風險和收益相平衡的一門交叉性學科。;二、法經濟學的基本內涵和研究對象;經濟效益作為取捨法律制度和評判法律制度優劣的重要標準;

法律應實現公平、自主和效率價值觀的有機結合和交替迴圈上升。;2.法經濟學的研究領域

結合本土具體的、動態的社會規範包括:

重視用經濟學的原理和研究方法對社會規範與法律制度的互動進行分析;

重視合作秩序的研究;

社會規範是基於社會共同體的共同價值觀念,具有相當程度的本土化特色。;3.法經濟學的公式

宏觀基本公式

民主(多數人的意志)×公平(法律科學)×風險係數=效率

微觀基本公式

自主(自願選擇)×公平(自由交易)×風險係數=效率;第三節法經濟學的研究框架

和研究意義;圖1-1法經濟學的研究框架;二、研究意義;(二)法經濟學對我國法制改革實踐的指導意義;第四節法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二、法律的實證性經濟分析

實證性的經濟分析是指以代數、平面幾何等經濟學常用的方法,對法律進行一種定量分析。與規範性經濟分析方法相比較,實證性經濟分析不需要有規範性的指導原則,它更注重的是將具體的法律規則通過經濟學的方法量化,使法律的經濟分析更為精確化,更具有實用性和操作性。;三、法律的博弈經濟分析

博弈論是一種動態下的行為決策研究。具體說,就是在人們之間的行為相互影響的條件下,應該如何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效果問題。根據決策效果的好壞,博弈分為合作博弈與非合作博弈,二者的區別在於是否達成一個具有約束力的協議或規則。

;比較過失制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