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药物的杂质检查5.doc

发布:2025-05-10约1.4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学年第二学期药物分析课程教案

授课班级:13大专6、高职3授课人:赵梦静课时:2

【课题】

重金属检查法

【教学目标】

重金属检查法的基本原理、反应条件以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重金属检查法的基本原理、反应条件

【教学难点】

掌握硫代乙酰胺法、炽灼残渣法、硫化钠法、微孔滤膜法的原理及操作

【教学准备】

板书

【教学时间】

周次

6

7

7

7

星期

4

1

2

2

节次

1

4

1

5

班级

6

3

3

6

【教学方法】

传统式,提问式,学导式,自学式

【教学过程】

环节

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

意图

导入揭题

5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并默写硫酸盐检查法的原理及条件

抽查背诵上节课的内容

检查上节课的落实情况

新授课程

30

重金属的概念

重金属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显色剂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常用的显色剂:

H2S(有恶臭,现已不用)、硫代乙酰胺(CH3CSNH2)、硫化钠(Na2S)

金属杂质:

银、铅、汞、铜、镉、铋、砷、锑、锡、锌、钴、镍等

由于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遇到铅的机会较多,同时铅在体内又易积蓄中毒,故检查重金属时以铅为代表检查。

(一)、硫代乙酰胺法

1、检查原理

2、操作

纳氏管2支

溶液PH值对于金属离子与H2S呈色影响较大

在PH3~3.5,硫化铅(PbS)沉淀较完全

酸度增大,硫化铅沉淀颜色变浅,甚至不显色,因此,供试品如用强酸处理过,应在加硫代乙酰胺前用氨水调PH值。

3、实验注意点

(1)供试品如有颜色,可采用A、外消色法(加稀焦糖溶液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调颜色一致。B、内消色法

(2)、供试品中若有微量高铁盐(Fe3+),在弱酸性溶液中氧化H2S而析出S,产生浑浊,影响比色。

所以,应在检查前先加入抗坏血酸(VitC)或盐酸羟胺,还原高铁离子。

(3)多数药物在酸性条件下检查重金属,一些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产生沉淀的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药物,均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因此检查重金属,显色剂不能用硫代乙酰胺,而改用硫化钠:Na2S

(4)供试品如为铁盐,如枸橼酸铁铵,则应将铁离子先除去,再检查。

(5)含芳环或杂环的有机药物,如甲硝唑,应先行炽灼破坏,使与有机分子结合的重金属流离,再检查。

炽灼温度一般控制在500~600℃

温度过高,重金属损失,如铅在700℃经6小时炽灼,损失68%。

炽灼残渣加硝酸加热处理,使有机物进一步破坏完全,但必须蒸干除尽氧化氮,否则亚硝酸可氧化硫化氢为硫,影响比色,然后再加盐酸,成铅离子后,再作检查。

(二)、微孔滤膜法

当供试品中重金属量低于2-5×10-6时,用目视比色法观察较困难,改用微孔滤膜法,使重金属硫化物富集于滤膜上,提高检查灵敏度。

1、仪器

P43图4-5

2、操作

如果供试品溶液浑浊,应先预滤,然后再用微孔滤膜法检查。

提问:为什么检查重金属就是检查铅的含量?

了解反应公式

用反应公式来说明

课堂总结

5

重金属检查法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作业拓展

5

抄写重金属检查法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板书

教学反思

学生进入整本书的复习状态,所有知识都已学过,只是授课教师不同,复习时应尽可能详细,照顾到老师不同的情况。本节课知识较密集,学生容易搞混,需缓慢理清重点,帮助较差的学生辅以相应的练习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