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酶工程-第九章-酶反应器-(2).ppt

发布:2025-05-11约1.78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蛋白质与酶工程

;Chapter9

ReactorsforEnzymaticCatalysis;Contentsofchapter9;

依据酶的应用形式

游离酶

固定化酶

依据酶反响动力学性质

依据底物/产物理化性质

其他考虑因素

操作的简便性

运行的经济性;酶反响器的选择——酶的应用形式

游离酶适用的反响器

特点:均相反响

常用:搅拌罐式反响器

有气体参与:鼓泡式反响器

昂贵的酶:酶膜反响器——酶回收较容易

耐高温酶:喷射式反响器

游离酶不宜采用的反响器

填充床式反响器〔原因?〕

流化床式反响器〔原因?〕;酶反响器的选择——酶的应用形式

固定化酶适用的反响器

特点:非均相反响,多采用连续式操作

影响因素:固定化酶的形状、颗粒大小、稳定性

颗粒状固定化酶/细胞

搅拌罐式反响器——桨叶剪切力大,对颗粒有机械强度要求

填充床式反响器——颗粒堆积密度大;床层压降大

流化床式反响器——混合效果好;动力消耗大;有机械强度要求

鼓泡式反响器——即“三相流化床”

非颗粒状固定化酶/细胞——膜反响器

固定化酶不宜采用的反响器

喷射式反响器〔原因?〕;酶反响器的选择——依据酶反响动力学性质

影响因素:1)酶与底物的混合程度

要使酶与底物有效结合,必须保证酶与底物分子有效地碰撞

混合效果好

搅拌罐式反响器

流化床式反响器

鼓泡式反响器

混合效果较差

填充床式反响器

膜反响器

改善混合特性——辅助搅拌;酶反响器的选择——依据酶反响动力学性质

影响因素:2)底物浓度及其抑制作用

底物的浓度受其对酶抑制情况的制约?防止底物浓度过高

游离酶

酶膜反响器?连续式操作

搅拌罐式反响器?流加式操作/连续式操作

固定化酶

搅拌罐式反响器

填充床式反响器

流化床式反响器

酶膜反响器;酶反响器的选择——依据酶反响动力学性质

影响因素:3)产物浓度及其抑制作用

产物的过度积累造成抑制?设法将产物移出反响器

游离酶——酶膜反响器

固定化酶——酶膜反响器、填充床式反响器

影响因素:4)酶反响温度

耐高温酶?喷射式反响器

优点:加速反响,缩短反响时间,催化效率高;酶反响器的选择——依据底物/产物理化性质

底物/产物的物理状态

溶解状态〔包括乳浊液〕

颗粒态

高黏度液体

含气体

分子量较大

具有辅酶的反响;Contentsofchapter9;9.5酶反响器的设计;9.5酶反响器的设计;9.5酶反响器的设计;9.5酶反响器的设计;〔1〕确定酶反响的动力学参数;〔2〕计算底物用量;〔3〕计算反响液体积;〔4〕计算酶用量;〔5〕计算反响器数目;Contentsofchapter9;酶反响器的操作

操作条件确定及其调控

反响温度:最适温度;冷却/加热系统进行控制

pH值:最适pH;稀酸/稀碱/缓冲液

底物浓度:5~10Km

酶浓度:底物足够时,酶浓度越高反响越快;经济因素

搅拌速度:过快,剪切力大;过慢,混合效果差

流动速度〔连续式〕:过快,接触时间短;过慢,混合效果差

酶反响器操作本卷须知;

搅拌速度

搅拌的目的:加强底物与酶的碰撞;强化热量传递

控制搅拌速度,防止过快或过慢

流动速度〔连续式反响器〕;酶反响器本卷须知;1、保持反响器操作的稳定性

(1)控制酶反响器中的流动状态

流动方式不当造成的后果;1、保持反响器操作的稳定性

(2)维持恒定的生产能力;2、防止酶的变性失活

防止酶的变性或中毒失活

防止固定化酶自溶或载体磨损造成的酶损失;3、防止微生物污染

酶反响器虽不必在完全无菌下操作,但要具备一定的卫生条件

不易发生染菌的情况

某些产物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抗生素、酒精、有机酸等

某些高温下的酶催化反响:?-淀粉酶、TaqDNA聚合酶

在过酸过碱、有机相中的反响

防止染菌的主要方法

向底物参加杀菌剂、抑菌剂、有机溶剂或将底物料液预先过滤

高浓度底物可提高渗透压,降低水活度,抑制微生物生长

每次使用后适当消毒,如用酸性水或含H2O2、季铵盐的水反冲

连续运转中可周期性地用H2O2或50%甘油水溶液处理反响器;Contentsofchapter9;思考题;思考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