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2023历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x

发布:2025-05-10约4.14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23历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都

A有共同的政治纲领????B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D有各阶级阶层广泛参加

参考答案:D

2.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图一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请回答:(共10分)

(1)图一是哪次战争后留下的战争残迹?制造悲剧的两个凶手是?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2)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3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4分)

参考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3分)

(2)1896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占台湾(3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贡献巨大。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4分)

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贸易逆差?B为侵华寻找借口???C打开中国大门?D削弱中国军事实力

参考答案:A

4.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参考答案:C

5.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步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6.齐国是西周初年重要的封国,依据当时的宗法制度,在齐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应是

A.周天子的嫡长子

B.齐国国君

C.卿大夫

D.国君次子

参考答案:B

7.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中,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肯,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降宗门内,选内阁中书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詹曝杂记》

(1)根据材料一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2分)?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4分)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4分)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1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什么政治特点?(1分)

参考答案:(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此项工程兴建的报告,门下省审议此项报告,尚书省将其兴建计划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2分)

(2)具体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时失败。(4分)

(3)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2分)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度是为了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