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2023历年河南省河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x

发布:2025-05-09约2.1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23历年河南省河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

C.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D.中国革命的方式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C

2.“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A.辽东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参考答案:C

3.以下日本侵略罪行发生于1937年12月的是

A.七七事变

B.潘家峪大屠杀

C.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

参考答案:D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美《望厦条约》

C.中法《黄埔条约》

D.中俄《北京条约》

参考答案:A

5.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参考答案:D

6.1919年5月,北京学生发动了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纪念这次爱国运动的节日是

A、青年节????B、教师节???C、护士节????D劳动节

参考答案:A

7.《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A.宗教信仰

B.财产制度

C.血缘关系

D.地域联系

参考答案:C

8.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武昌起义

D.三次反围剿

参考答案:B

9.“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反映义和团认识到了

A.农民阶级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B.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占主要地位

C.西方列强与中国政府的矛盾尖锐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参考答案:D

10.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B.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D.拜上帝教不符合中国国情

参考答案:B

11.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列强采取的行动是

A.掀起瓜分狂潮

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扩大资本输出

D.割占中国台湾

参考答案:B

12.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的标志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三大战役的发动

C.渡江战役

D.解放军占领南京

参考答案:A

1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是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B

14.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新高度,这件事发生在

A.汉朝

B.明朝

C.宋朝

D.清朝

参考答案:B

15.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有说服力

A.古籍的记载

B.屈原的作品

C.政府的声明

D.学者解释

参考答案:A

16.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把朝鲜变为其殖民地

B.向中国东北扩张

C.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推行大陆政策

D.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参考答案:C

17.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主要解决了党的

A.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问题

B.政治路线和党的作风问题

C.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

D.组织问题和思想路线问题

参考答案:C

1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对“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

D.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

参考答案:C

19.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地方治理渐趋严密

参考答案:B

20.1942年春,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在这段话中罗斯福

A.提示澳洲、印度、俄国将面临日本更大规模的侵略

B.肯定了中国战场对抗击日本法西斯起了重要作用

C.试图说服政府尽快对日作战

D.对中国抗战作出的重大牺牲表示同情

参考答案:B

2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军舰和商船沿长江最远可到达

A.镇江

B.九江

C.汉口

D.南京

参考答案:C

22.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

A.洪秀全

B.洪仁玕

C.李秀成

D.陈玉成

参考答案:B

23.“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C.太平天国运动

D.北伐战争时期安徽地区的农民斗争

参考答案:C

24.标志专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