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课件.pptx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金属性是指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失电子的能力,通常用如下两种方法判断其强弱: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判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碱性越强,则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通常用如下两种方法判断:
(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越易化合,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1.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关于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铍的金属性比镁强
B.氯化镁的氧化性比氯化铍强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易和冷水反应产生氢气;2.(2019·郑州高一期末)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出的氢气比1molB从酸中置换出的氢气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解析选项A中只指出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而没有指明它们的电子层数的多少,因而不能确定A、B金属的活泼性强弱,如Li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a的少,但不如Ca活泼,A项错误;
比较金属的活泼性强弱不能只根据电子层数的多少,如Na的电子层数比Cu的少,但Na比Cu活泼,B项错误;
1mol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只能说明1mol
A失去电子数比1molB多,而金属的活泼性强弱与原子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C项错误;
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说明A易失去电子,则A金属的活泼性肯定比B金属的活泼性强,D项正确。;3.(2019·河南周口月考)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元素比Y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①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
②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
③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④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⑤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高
⑥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的酸性:X强于Y
A.②⑤⑥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③⑤⑥;解析①与H2越容易化合,则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正确;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正确;
③两元素如果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则X在Y右边,则X非金属性更强,如果不在同一周期,则不一定能够判断,错误;
④该置换反应说明X单质氧化性更强,因此X的非金属性强,正确;
⑤最高正价的高低不能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如非金属性:FCl,但是F没有正价,错误;
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可以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但是根据对应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弱不能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错误。;4.不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A.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
B.H2S水溶液暴露于空气中变浑浊
C.常温下H2O是液体,H2S是气体
D.O2和H2化合比S和H2化合容易;解析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故A不符合题意;
H2S水溶液暴露于空气中因和氧气反应生成硫单质而变浑浊,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可以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故B不符合题意;
常温下H2O是液体,H2S是气体,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元素的非金属性没有关系,故C符合题意;
O2和H2化合比S和H2化合容易,可以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故D不符合题意。;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升高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弱
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
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⑤还原性:S2-Se2-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⑤;解析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熔点不一定逐渐升高,如碱金属从上到下熔点逐渐降低,①不正确;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②不正确;
卤素的非金属性:F>Cl>Br>I,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③正确;
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与其非金属性的强弱不呈规律性递变,④不正确,故选C。;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1;解析根据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可以确定各种元素,如下表所示:;;2.(2020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一期中)元素周